手机看中经

普陀农合行“快爽便”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海洋经济

2013年01月22日 13:09   来源:中国经济网——《农村金融时报》   王艳葵 王爱静 通讯员 赵小波

普陀农合行工作人员在基层服务

  浙江普陀农合行作为区域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以服务基层渔农村市场为经营宗旨,以“快、爽、便”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当地中小微企业发展海洋经济。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据初步测算,去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万亿元。该数值比2011年增长9.72%,占GDP的比重接近10%。而近期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也提出,“十二五”期间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较“十一五”期间翻一番。普陀农合行在“海洋经济”上大做文章,无疑是找准了方向。

  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加大支持力度,优先满足水产企业收购资金、技术改造和精深加工的需要

  从区域上看,通过国务院海洋功能区划批复的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上海、广东、海南11省区市,未来区域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前景较好、空间巨大。有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对于海洋经济的信贷项目可积极介入,重点介入政策性利好突出的海洋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对于优势地区的海水养殖业、港口物流业信贷可增加介入。

  水产加工业作为普陀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洋强岛战略的重要途径。对此,普陀农合行积极投身“现代海洋渔业基地”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大力支持区域海洋产业发展。他们优先满足水产企业收购资金、技术改造和精深加工的资金需要,并进一步加大对产品有市场、有竞争力,适销对路的优质水产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累计发放水产品收购加工贷款21.09亿元,同比增加2.52亿元。

  他们按照“有保有压,择优支持”的原则,大力支持渔农民远洋渔业,优先满足北太鱿钓渔船的出门生产资金和南太已建鱿钓渔船的流动资金。对列入支持类和帮扶类的海运企业,做到不压贷、不抽贷,积极帮扶优质海运企业走出经营困境。目前,远洋渔业贷款余额2.58亿元,比年初增加4142万元。

  引导新型农业建设

  积极支持渔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特殊农业精品区的建设

  据了解,展茅林地鸡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经营林地鸡养殖、本地果木种植,并为社员提供养殖产品销售等技术信息服务的合作社。去年初,因筹建饲料加工厂,该合作社面临资金不足的困难。普陀农合行在有效调查和分析后,以“政银保”的贷款方式向其发放了信用贷款,帮助122户社员解决了饲料款问题。

  另外,桃花水仙花种殖基地、登步黄金瓜、蚂蚁岛饭虾加工、勾山兰花基地、朱家尖的渔农家乐等新兴产业,都得到了普陀农合行的大力支持。目前,该行各项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1430万元,累放金额1480万元,引导了一批具有海岛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和渔农家乐做优、做强、做出品牌。

  去年,普陀农合行根据区新农办有关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要求,不断深化和完善“三农”服务工作,大力支持海岛农业产业建设。同时积极支持渔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殊农业精品区建设,重点支持了种养大户、渔农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并积极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青年从事现代渔农业。去年,他们累计发放青年创业贷款9户,余额150万元;养殖贷款311户、2942万元。

  开创信贷品牌通道

  完善现有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渔农民、中小企业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普陀农合行不断完善现有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积极探索和创新金融产品,着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结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小、频、急”的特点,他们积极推广丰收小额贷款卡,并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和客户群体的融资需求,推出丰收创业卡贷款,助推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渔农户做大做强及二次创业,有力地打响了丰收支农的特色品牌。目前,全行累计发放丰收小额贷款卡6530张,余额10.26亿元,比年初增加2434万元;发放丰收创业卡34张,余额1856万元。

  为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去年,他们还先后推出了仓单质押、应收帐款质押、出品退税质押等新型贷款模式,着力缓解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缺乏和贷款难问题。目前,他们专项信用贷款余额5300万元,累计发放7900万元;仓单质押贷款4300万元。

  同时,还推出了“渔民柴油补助专项信用贷款”、“渔农村政银保合作贷款”以及“小额农户信用贷款”等支农惠农贷款产品,将涉农信贷产品真正普惠广大渔农户。

  据统计,去年他们累计发放“渔民柴油补助专项信用贷款”81户、2490万元;“渔农村政银保合作贷款”19户、2379万元;“小额农户信用贷款”251户、1335万元,从而在支农、支小和服务实体经济中开创了一条蓝色的信贷品牌通道。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