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素有“软黄金”之称,30年来价格暴涨3500倍,但到目前,国内却没有出台冬虫夏草的国家标准。缺乏统一标准和市场,使得冬虫夏草的购买者如同“瞎子摸象”,而不少销售商则浑水摸鱼,用如地蚕、地笋、白僵蚕等伪品来冒充正品的冬虫夏草,更有甚者,向虫草中注入重金属粉末,这不仅无法起到原本的药效,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对于如此混乱的虫草市场,不少产区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如作为冬虫夏草最大产地的青海省,在借鉴了青海春天药用资源公司的“极草5X”系列产品生产标准后,于2010年12月率先颁布了《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从成分、加工办法和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但依然无法对大量存在于市面的原草销售进行监管和规范。
据业内人士表示,国外科研突破和资金炒作是近年来虫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982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约为120元/千克,折合0.12元/克,1993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已涨至3000元/千克。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传言冬虫夏草包治百病,使得其价格一路暴涨: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猛涨到1.6万元/千克,折合16元/克,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虫草正式步入“奢侈滋补品”行列,计价单位也从“千克”变为“克”。到2007年,冬虫夏草的价格达到巅峰,其中800根“顶级王草”在产地就高达20万元/千克,运送到销售地零售价则达到了42万元/千克以上,折合420元/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价格的3500倍。 据《新快报》
点评:对于买不起的人而言,价格不过就是个数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