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新兴市场不是金融危机新源头 问题资金出逃股市暴跌

2013年06月25日 07:53   来源:中国保监会   

    新兴市场(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等)似乎正遭遇大麻烦,不少国家遭遇资金外流、股市暴跌、本币贬值,连一向稳健的我国银行近期也出现“钱荒”传闻。有机构甚至警告,新兴市场可能成为继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之后新一波金融危机的发源地。

    分析表明,问题的确存在,但不宜夸大。今天的新兴市场不太可能重蹈亚洲金融危机覆辙,不太可能成为新一轮全球性危机的源头。

    □问题资金出逃股市暴跌

    担心新兴市场可能成为新一轮全球性危机的源头的主要论据在于:每一波危机都会为下一波危机埋下伏笔。如,在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骤降,导致欧债主权债务问题“水落石出”;欧债危机后,发达国家集体“开闸放水”保增长,导致大量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助长资产泡沫。

    如今,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美国着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资金流向发生逆转:从流入新兴市场转为流出,这可能导致新兴市场泡沫破裂,从而可能引发所谓金融危机第三波。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新兴市场遭遇的困难有目共睹。自5月初触及年内高点后,新兴市场股市便开始连续暴跌。截至6月21日,代表全球新兴市场股市走势的MSCI新兴市场指数今年来已累计下跌15%,而同期发达国家股市则上涨了21%。

    资金出逃还导致不少国家本币急速贬值,印度卢比和土耳其里拉是最大受害者。在过去一周,这两种货币对美元汇率均创下历史新低。而中国银行间市场压力骤增更令部分外国投资者担心,新一波危机的脚步近了。

    □链接

    金融危机第一波

    次贷危机

    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第二波

    欧债危机

    是指自2009年以来在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延续和深化,其本质原因是政府的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范围,而引起的违约风险。

    □分析

    1

    国际资本“进出”不新鲜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资本周期性地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之间转移腾挪并不罕见:2008年下半年雷曼兄弟倒闭后,全球资金从新兴市场撤回发达市场避险;这一势头到2010年逆转,资金开始重新杀回新兴市场寻求高收益;而到了2011年由于日本大地震和欧债危机恶化,新兴市场又遭遇资金净流出;这一势头一直持续到2012年9月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资金才重新流向新兴市场,这一势头直到近期才再次逆转。

    对新兴市场来说,国际资本的“进出”早已不是新鲜事,应对这种风险也已是新兴市场决策者的“必修课”。

    2

    资金外流或是短期现象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从短期来看,资金从新兴市场回流美国的现象的确存在,但鉴于新兴市场的投资回报率依然高于欧美,因此资金外流很可能只是短期现象,而投资热的适度“退烧”也有利于挤掉泡沫,实现可持续增长。

    并且,美联储退出政策的前提是美国经济稳健复苏,而强健的美国经济势必将增加对新兴市场商品的需求,从而构成利好。

    3

    中俄等国受冲击可能小

    多数新兴经济体拥有干预市场的能力,国际社会也有在必要时干预市场的共识。新兴市场情况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经常项目逆差、对外部融资依赖度较大的国家的确容易受到冲击。

    摩根大通银行日前发布的研究显示,这些国家包括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同时,这项研究认为,中国、俄罗斯、秘鲁等国受冲击的可能性很小。德意志银行也在日前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和2008年相比,除土耳其外,其他所有新兴市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都有所增强。

    此外,以IMF为代表的国际组织如今已修正其金融自由化态度,支持新兴市场在必要时干预市场。

    4

    银行业波动是改革阵痛

    最后,新兴市场的这一波动荡并非全是美联储这样的外因造成的,很多国家还叠加了内部因素。有学者就提出,中国银行业资金面的波动是金融市场改革深化的一种阵痛。由此可能导致的短期变化也许更是主动减速、深化改革的刻意为之。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夸大金融危机第三波风险,可能会误判重点,掣肘改革步伐。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