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称,对中国电影企业而言,未来五年充满机会
■本报见习记者 陈妍妍 上海报道
6月16日下午,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投融资论坛之“制作并投资面向世界观众的电影”分论坛上,前来听讲的电影界人士挤满了整个分会场,许多来晚的听众只能站着旁听,火热的场面亦如当前资本市场对电影的狂热追捧。
产业高速增长
论坛上,发言嘉宾多次表示“现在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冬更是满怀信心地预测今年全国票房有望超过220亿元,到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有望达到100亿美元。
“现在在中国拍电影是不缺钱的,缺乏的是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精神。”于冬说,《失恋33天》、《泰囧》、《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几部国产小成本电影总投资不到2亿元,但票房累计高达35亿元,这个回报率对投资人士非常有吸引力。
在同一论坛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总裁、管理委员会主席朱云来表示,目前,基金、信贷等希望投资本土电影市场的潜在资本有1000亿元。
“中国电影产业在迅速扩张,中国银幕数量也在迅猛增长,去年新增5000块银幕,今年应该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将会实现25000块银幕的市场规模,而美国的银幕数量也不过39000块。”
中美合拍片是主流
“未来中美电影合拍会形成主流,因为中国市场在迅猛地成长,有关中国元素的电影会大量出现在主流的好莱坞电影中。”
于冬指出中国电影公司敢于投资像《钢铁侠3》这样的美国主流好莱坞电影,并在全球享受分账,“这不是个案,在未来几年都会形成主流”。除了本土市场的发行,还能够分享全球市场的收益,“这是中国电影公司的发展机遇”。同时,本土电影的故事题材也会吸引好莱坞导演来中国拍片,这就形成了相互交流的良好态势。
2012年2月18日,中国和美国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确定在每年20部进口分账影片配额的基础上再增加14部进口分账的高新技术格式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也由此前的17.5%提高到25%。国产影片市场地位受到极大挑战,压力前所未有。
此外,于冬认为合拍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后,本土企业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应越来越清晰。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问及选择在美国上市的利弊,于冬坦言:“博纳在美国上市后股价被低估了,和同类A股上市相比市值差别较大。但值得庆幸的是,只要我们想做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事情,都能找到比较畅通的融资渠道,这是中美融资环境的差别。”
作为唯一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本土电影公司CEO,于冬对中美融资环境的差异深有体会。他感慨说:“在美国融资渠道更多,而且融资成本也远低于国内。”单拿银行贷款而言,国内的利率至少是7%,如果加上担保费、银行管理费等,融资成本接近10%-12%,“这对电影行业而言是相当大的负担”,而在国外最多只需要3%。
此外,国内IPO是审批制,现在很多A股公司都在排队,“这也阻碍了中小影视公司的发展”。电影企业很多资金只能来源于业外投资,如煤老板、房地产大哥。
“这些资本进入电影圈后带来了很多恶性循环,比如不计成本地抬高片酬,导致成本高企。”于冬略显无奈地说。
于冬希望有关主管部门在内容题材、技术等方面加大对本土电影的扶持力度。“例如电影局每年的专项基金,应该给到能够做出优秀影片的公司,在制作上解决中国电影的产业问题。”
另外,于冬认为当前电影企业的税负过重。“营改增的出现,对本土电影公司而言税负反而增加了,因为我们的影院票房已经交了营业税,之后还要交25%的所得税,这对文化企业而言负担很大。”
“文化企业有其特殊性,承载着文化和价值观输出的使命”,于冬呼吁对文化企业应采取特殊的文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