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津膜科技董事长:煤化工市场将成成长突破口

2013年06月08日 07:57   来源:中国证券报   范凯 郭力方

    



    在6月5日举行的第六届AQUATECH CHINA国际水展上,津膜科技董事长李新民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膜法水资源化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市场空间巨大、持续时间较长。公司在该领域将有新部署,随着煤化工、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增加,公司正在西部煤化工业务市场寻求更大的突破。

    煤化工市场将有突破

    中国证券报:膜法水资源化总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公司如何具体分析各个领域的未来前景?

    李新民:膜法水资源化主要应用于三个领域:污水处理及回用、给水净化、海水淡化。这些领域的前景可概括为三句话:与国家战略密切相关、市场空间巨大、持续周期较长。

    首先,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对水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对水的关注度与民生一致。其次,根据国家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再生水规模将达到3885万吨/日,比“十一五”末增长221%;再生水利用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304亿元;还有2611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需升级改造,计划总投资137亿元。最后,行业横向纵向延伸不断,开始是市政污水处理,然后是工业废水处理,现在又提高到了能源水处理。传统的市场领域,新的能源领域给了公司巨大发展空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已有10个新型煤化工项目获批,公司也将横向延伸煤化工领域。煤化工水处理分四部分:污水处理、循环水处理、脱盐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其中有两部分必须用膜。煤化工耗水的特点给膜行业带来机遇,例如用膜量集中,工艺比较确定,我们都有技术准备。公司目前也拥有适当的资质,能做煤化工水处理分包业务,2012年签署煤化工合同2000万元左右。我们会循着国家战略导向,在西部煤化工业务市场寻求更大的突破。

    煤化工水处理的膜技术应用,属于国际国内已经认定的水处理工艺。未来,污水里不断衍生新的工艺,津膜科技密切关注技术,务必做到提前培育。

    保持国内膜技术领先优势

    中国证券报:公司目前储备了哪些前沿性的产品?

    李新民:公司有自己独特的制膜技术,如最先进的同质涂覆复合纺丝技术,并且能够快速大规模工业应用。由膜而形成的应用技术表征特点体现在膜通量、抗污染性、孔径分布、强度寿命上,最终体现出革命性进展。

    可以说,对膜技术的理解和多年技术沉淀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认为膜技术=膜材料+膜过程,据此构建我们的产业才能做大做强。纵观国外龙头企业发展史,基本都是对膜本身理解的基础上,多年沉淀底蕴而来。津膜科技的优势正是在此理解之上,快速大规模的工业化。公司拥有完整的膜技术体系,是国内水资源膜技术的引领者,其中溶液法和复合热致相法中空纤维膜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公司同时能够比较快的把实验室技术,迅速通过几个阶段产业化。目前,津膜科技基本能做到膜和膜技术产品5年内人有我优,每2-3年创造人无我有的新技术、新产品。

    资本支撑商业模式创新

    中国证券报:简单回顾公司发展历程:2004年做膜组件销售,2007年做膜法水资源化整体解决方案,2009年是解决方案和膜组件更换,公司的商业模式似乎一直在变化。

    李新民:我们要通过经营模式创新驱动发展,先用市场为导向,再用市场做唯一标准,走出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总的来说,这种创新必须嫁接在上市公司资本的平台上,驱动企业发展。

    中国证券报:2012年8月,公司BOO模式进入浙江印染水处理;2013年3月,公司增资天津市瑞德赛恩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以EPC方式建设大港区3万吨/日废水处理。未来BT、BOT、EPC等是否有所偏重?

    李新民:BT、BOT、EPC模式都可能会出现,这与目前环保投资环境密切相关。以自来水厂提标改造为例,只有BT、BOT建设后才能收取排污费,只有建立起安全饮用水才能收水费。未上市的公司,在这种竞争下难以承担资金、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这时充分体现出上市公司优势。

    不同于一般性竞争,商业创新模式增加公司竞争力,通过资本力量加强竞争力,会在以后不断展现,走出独特的“津膜模式”,既符合自身条件,又做到风险可控。这有可能是今后上市公司很重要的竞争优势。我们根据自己特点,在传统BT、BOT、EPC模式上加速发展,逐渐体现出优势,然后快速异地复制。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