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4日讯(记者郑常泰) 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近日,枝江酒业被爆基酒产能与成品酒销量不匹配,逾半数产品系食用酒精勾兑。维维股份作为其第一大股东,昨日股价受拖累,收盘时报5.69元,跌1.73%;今日股价继续走低,上午收盘时报5.51元,跌3.16%。
面对媒体的曝光,枝江酒业以“鸵鸟心态”对待,难免有“做贼心虚”之叹!原本不景气的白酒行业,更加雪上加霜。
维维股份控股枝江酒业被曝售勾兑白酒
据深圳商报报道,枝江酒业的基酒产能与成品酒销量不匹配,逾半数产品系食用酒精勾兑,公司控股股东维维股份昨日股价微跌1.73%,成交量未出现明显放大。记者昨日试图联系枝江酒业和维维股份,但两公司的电话始终处于占线中。
媒体报道称,据知情者透露,枝江酒业年产60度左右基酒能力不足万吨,远远不能满足其年产销十万余吨成品酒的勾兑需要。据悉,枝江酒业李姓总工已向媒体表示,在不影响枝江酒自身风味的前提下,外购部分基酒作为调味酒进行勾兑,包括四川基酒生产基地在内,每年的基酒产量有两万多吨。
早在2009年就收购了枝江酒业51%股份的维维股份,昨日收盘时报5.69元,微跌1.73%,成交额为9471万元。公司的证券事务部电话也始终处于占线中。
维维称媒体报道失实
据证券日报报道,2009年,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维维股份)出资3.48亿元收购枝江酒业51%的股份,枝江酒业成为其控股子公司。尝到酒的“美味”后,维维股份又收购了贵州醇酒厂,至此,酒业在维维股份的业务板块中逐渐挑起了大梁。
根据维维股份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58.10亿元,其中酒类营收占比最高,达到32%;利润上酒类占比更是高达47%。
另外,单以枝江酒业来看,该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白酒酿造、销售,截止2012年12月31日总资产15.64亿元,2012年营业收入为15.59亿元,净利润1.78亿元。
而记者在查阅当年维维股份收购枝江酒业的历史资料后发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枝江酒业出具《审计报告》:经审计确认的截至2009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9.35亿元,净资产为4.67亿元。枝江酒业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不含税)13.81亿元、实现净利润8891.53万元;2009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不含税)7.85亿元、实现净利润7644.50万元。预计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不含税)14.47亿元、实现净利润8800万元。
也就是说,经过近4年的发展,枝江酒业营收增长并不明显,但是净利润增幅较大。
而维维酒业高管曹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称上述媒体质疑枝江酒业“勾兑门”事件并不属实。
枝江酒业应该爱惜自己的“羽毛”
据红网报道,“由食用酒精勾兑的固液法白酒却冒充纯粮酿造的固态法白酒”听起来无毒无公害,但“酒精勾兑”一词令人心惊胆战的同时,也使得涉事企业品牌形象和政府公信力一落千丈,对消费者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在口碑已经成为消费者“购物指南针”的当下,枝江酒业说和做两张皮,品牌和品质脱节,品牌崩塌之祸并非杞人忧天。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失败往往是理念竞争的失败,你怎么看消费者,消费者就怎么看你。“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人生比戏更精彩,知心知己枝江酒”,孙红雷代言的这句广告词说得何其好啊,知心知己。然而,面对舆论质疑“食用酒精勾兑”的质疑,可有一句知心知己的正面回应?这种“死不认错”的僵化公关思维,无非以为认错势必授人以柄后患无穷,故而以卖心度买心,硬着头皮强撑到底。可叹一些企业缺乏服务意识,不把消费者放在眼里,更没有将消费者放在心中。长此以往,可以预见这些品牌在走向辉煌的同时必将走向没落。
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竞争规律,使质量成为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因素,白酒企业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产品质量竞争。消费者很难相信“由食用酒精勾兑的固液法白酒”口感会多么醇正、质量有多么靠谱,面对媒体“揭短”,枝江酒业不敢“答话”,消费者难免有“做贼心虚”之叹,对白酒安全又多了一份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