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量宽难根治日本经济顽疾

2013年05月23日 07:4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日本央行在5月21日至22日的月度货币会议上,选择了维持货币政策不变,此举符合市场预期。各界普遍认为,日本在4月份出台的量化宽松措施,“火力”已经足够强大。从短期来看,日本推出量化宽松措施以及日元贬值的连带效应将势必对日本经济,特别是出口领域构成积极影响。但与此同时,一些涉及日本经济的更深入问题无法仅仅通过货币政策就得到“根治”。对于日本经济中这些积重难返的深层次矛盾,没有短期见效的“灵药”,还需要长时间痛苦的转型,现在就作出“量宽将拯救日本经济”的定论还为时过早。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经济理论,即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包含“三驾马车”——激进的货币政策、灵活的财政政策以及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如果三方面能配合得恰到好处,确实能够从根本上扭转日本经济的颓势。但目前来看,安倍似乎更钟情于货币政策,因为其见效最快。

  自安倍上任伊始,就不断向日本央行施压,希望日本央行能够配合其政策立场,并且多次公开表示希望日本央行新一任行长能够与其货币政策主张相一致,甚至不惜威胁有可能修改涉及央行独立性的法律。最终完全支持安倍货币政策主张的黑田东彦“如愿”出任日本央行行长,并在4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出台了力度很强的量化宽松措施,在两年内以每年60万亿至7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规模,到2014年底实现货币供应量翻倍。这一流动性的释放,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从目前来看,日本的量化宽松举措的确收到了一定的正面效果。日本央行5月22日在经济评估报告中继续上调了国内经济形势评估,指出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日本政府稍早前也上调了经济形势评估;日本股市今年以来更是涨幅高达约50%。

  但更多观点认为,日本经济的近期繁荣景象更多只是受货币政策的短期支撑。如果想从根本上扭转日本经济的颓势,必须通过安倍经济学中三方面的紧密配合。货币政策的“独角戏”如果一直持续,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如果仅放任流动性增加,而不配合以适宜的财政措施的话,长期利率飙升在所难免。长期利率的走高势必会增加企业融资以及消费者购房等成本,增加全国的债务负担,对整体经济将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连安倍自己也已意识到,其已在近日的讲话中强调,必须配合以有效的财政措施,防范借贷成本大幅上升。

  相较于已经开足马力的激进货币政策,其它两驾马车在短期内驶入良性轨道却绝非易事,目前更多还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少具体的实质措施出台。财政改革执行起来的难度非常大,首先,许多政策可能涉及到政党之争,改革力度过大将难以获得国会通过;其次,财政政策涉及到全民利益,特别是涉及到国民的社会福利政策如果被削减,将影响安倍政府的支持率,因而其在财政上很难有大作为;再次,日本政府财政赤字已经较为严重,运用减税刺激经济给安倍留下的空间已经很小。

  至于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难度则更大,过去十五年来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上的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缓慢,加之严重的国内保护主义,导致经济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缺乏活力。日本很多传统产业由于成本高、效率低,已经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所谓的结构改革不仅必须深入到整个产业布局,还需要结合行业自身的特点,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