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在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开辟专栏,明确提出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中超过一半为资金池理财产品,其中存在五大风险,亟须规范。
专家指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银监会、央行对银行理财的监管明显加码,银行理财市场缺乏监管、“野蛮生长”的阶段行将结束。严厉的监管将促使银行理财市场发生深刻变革,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而“自由惯了”的银行理财,也必须学会“戴着镣铐跳舞”。
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高达6.7万亿元,已高于我国2012年全年的中央财政收入(5.6万亿元)。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无法对存款利率进行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不少中小银行都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杀手锏”产品,规模越小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往往越高,银率网上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也往往出自城商行等。
去年下半年,华夏银行某支行工作人员私售“飞单”,导致大量投资者巨亏,使银行工作人员代销非银行理财产品的“行业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之下。面对银行理财市场“野蛮生长”带来的诸多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监管明显加码。
去年12月,银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各银行全面排查代销第三方产品的业务,重点针对保险、基金、信托、私募、PE等第三方产品;仅仅1个月之后,银监会年度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严格监管理财产品设计、销售和资金投向,并推出多项禁令;今年3月27日,银监会发布“8号文”,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全面、量化的监管;今年5月9日,央行的报告对银行理财市场提出完善信息披露等五大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银监会发布的“8号文”首次明确定义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并严格限定商业银行的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上限,此举直接限制了银行“通道业务”的规模。
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认为,密集出台的监管新规,其作用不仅在于规范市场、防范风险,更在于促进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结构的调整和质量的优化。在监管的重压之下,银行理财产品“野蛮生长”的时代或将成为历史,银行理财市场必须学会在监管下成长,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据新华社天津5月13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