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康美药业2011年虚构8亿元经营现金流?

2013年05月10日 17: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0日讯“奥德修斯”在雪球发文质疑康美,“2011年母公司净经营现金流-2.41亿元,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数据差8.16亿元,这部分只能来自于当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以下为全文:

    如果说之前在雪球和《证券市场周刊》上的文字还只是“合理的高度质疑”的话,那么康美在2010、2011年报中现金流数据的诡异,则足以证明康美和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珠江正中在肆意造假。

    康美自从2006年“绑定”广发证券后,持续巨额融资的同时,收入、盈利也高速增长,合并现金流量表上反应的“净经营现金流”数据相当强劲,对挑剔的投资者和分析家而言,这样的增长也是高质量的增长,以高质量的增长为基础的持续大额资本开支,从长期而言也将有利于上市公司,于是自由现金流的持续恶化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是,整理康美自有合并子公司以来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中“净经营现金流”的数据,可以看到,虽然历年合并报表中“净经营现金流”数据靓丽,但在2011年母公司报表中,“净经营现金流”为-2.41亿元,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数据差额为8.16亿元,这部分现金流只能来自于当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

    2011年报中,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共有25家公司,其中在年报中分两部分披露了17家附属子公司不同内容的数据,基础数据质量很差。这17家公司当年净利润合计为-668万元,处于亏损状态。由于康美的主要收入和资产集中在母公司(另文说明),因此,由子公司正常经营而获得8.16亿元净经营现金流,根本不可能。对这一巨大差额的另一种解释是,可能来自被计入“其他与经营相关的现金流”的政府补贴,经查证,2011年报中当期政府补贴为3876.8万元,此外还有因亳州中药城项目而收到的亳州政府返还款2.81亿元,但是,即使这两笔金额都计入子公司现金流量表,也还有近5亿元缺口。唯一有可能填上这个缺口的,可能就是在亳州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的华佗中药城了。

    据康美2011年报,有关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有限公司的数据如下:

    这个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底,这个总投资为15亿元的项目,工程累计投入6.78亿,完成进度45.2%,此时还处在投入期,也不可能为康美贡献约5亿元经营现金流。那么康美又如何将母公司的-2.41亿净经营现金流变成合并报表中的5.75亿呢?

    进一步的分析需要一点笨功夫,直接对比年报中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的部分。

    可以看到,两张报表主要的差额集中在“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和“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两项差额合计约8.7亿元。更具体地说,2011年度纳入康美合并报表中的25家子公司当年“经营性应收项目”比2010年减少了4.3亿,同时,这些子公司的“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了4.4亿。由于我们直接观察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数据的差额,在正常的合并报表处理过程中,所有内部交易项目都必须抵销,因此,未被抵销部分,只能是来自于合并报表范围外部的真实交易数据,不受处理合并报表过程中诸多内部交易项目的影响。就这样,康美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贡献”出8.7亿元现金。为了查证这多出来的现金,我们继续分析康美的“货币资金”。

    2011年底,康美合并报表显示其持有63.2亿元货币资金,其中60.6亿元由母公司直接持有,而25家子公司合计持有2.6亿元,也就是说,康美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持有的货币资金合计远远不到8.7亿元。

    查对2011年度收入和盈利情况,可以看到25家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对集团外部实现的营业收入为5.7亿元,而且获得1322万元净利润。由于2011年报并未披露17家主要子公司的收入数据,无从对比,但是要将净利润从合计-668万元提升到1322万元,需要增加净利润1990万元,而这只能是17家主要子公司之外的公司,查看这些其余8家子公司的业务和注册资本,就知道这几乎不可能,否则也能够成为“主要子公司”而予以披露了。

    即使认可25家子公司实现的对外销售合计为5.7亿元,净利润有1322万元,以这样的销售和盈利能力,如何“贡献”8.7亿净经营现金流呢?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康美在2011年度财务报表中,虚构了约8亿元净现金流量。

(责任编辑:朱丹)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