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目前物价形势基本稳定,但对不确定因素仍需密切关注。对下一阶段的物价形势还不可盲目乐观,要注意预先防范通胀风险,前瞻性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
报告指出,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速有所放缓,运行总体平稳,大宗商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相对稳定,都有利于物价走稳。但一些不稳定因素仍需高度关注。一是服务业、农产品(行情,资金,股吧,问诊)价格有趋势性上涨压力,资源性产品和一些管制型价格在逐步理顺,都增加了物价上行的潜在压力。二是在经济潜在增速阶段性趋降的大背景下,物价的需求弹性上升,总需求回升及宏观刺激政策更容易导致物价上涨。前期房价出现一轮上涨,也可能传导并加大其他关联领域的成本压力。此外,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农业稳定生产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前一段时期消费物价回落,也与铺张浪费活动受到抑制及疫病传播等特殊因素有关。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报告提出,将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统筹考虑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把握好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力度和节奏,维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报告强调,将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及其他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进债券市场发展,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对于未来经济形势,报告指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依然复杂,既有有利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也面临不少制约和挑战,但总体看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工业生产和配套能力都有较大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空间还很广阔,在宏观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改革措施的助推下,仍将保持平稳发展的基本态势。
报告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仍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一些“老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还不稳固,内生增长动力仍待增强。在出口、房地产等既有增长引擎动力有所减弱的情况下,投资在很大程度上仍依靠基础设施和国有投资推动。部分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有所上升,一些地方平台融资渠道更加复杂。资源环境承载较重,约束增强。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加码,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部分央行继续降息,全球资本流动仍将呈现规模巨大、方向多变的特征,溢出效应增大,外部资金流入增多助推了国内信用的顺周期扩张,增加了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需要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在诸如形成新型城镇化的融资机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支持机制、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形成新的可持续增长点,增强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报告提出,要继续规范推进理财业务。一是收益与风险相匹配;二是加强表外理财产品风险管理;三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对理财产品发行、存续和到期等过程中涉及的资金投向、风险评级、客户收益等信息,银行需要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披露,提高产品透明度;四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权责;五是加强投资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