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秦汉时期特别是隋唐以后,水上运输便凭借其低成本、大装载量超过陆路运输,成为我国古人主要的交通方式,尤其是在长途运输方面,内河航运可谓一枝独秀,独领风骚数千年。今天,在古代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内河航运处境尴尬,而经济的发展又到了需要内河航运的时候,这一运输方式的振兴迫在眉睫。
尚普咨询运输行业分析师指出,“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内河水运投资仅仅约为1000亿元,尚不足全社会交通建设投资的2%。但比照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可知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水运特别是内河航运将处于优先发展的位置。同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运虽然速度较低,但却具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不可取代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尽管中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居世界首位,但千吨级航道里程仅为8800公里,仅占全部里程的7%,远低于美国61%和德国70%的水平。截至2011年,我国水运完成货物运输量42.3亿吨,仅占全国货物运输总量的11.5%。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成本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内河航运利用现有河道,基本不占或较少占用土地;内河平均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二分之一,公路的八分之一,长江长距离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五分之一;单位能耗为铁路的四分之一,公路的九分之一。
虽然内河航运具有诸多优势,近年来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有许多难题困扰着这个行业,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其一,“重建设,轻管养”的观念依然存在;其二,航道立法滞后,滥采乱挖、“超吃水”等行为时有发生,桥梁、拦河闸坝等建筑物造成部分河段碍航、断航,航道资源破坏严重;其三,航道养护任务日趋繁重,养护成本逐步增加,经费缺口逐年增大,部分航道处于缺管失养状态;其四,界河和沿海航道管理体制不顺,航道管理体制不适应航道事业发展要求等。
除此之外,与公路、铁路、楼堂馆所等其他建设工程“做加法”的表现不同,航道治理工程是在“做减法”,即将堵塞河道的泥沙“减去”,使河道更宽、更深,让更大、更宽的船舶通过。这就决定了航道治理工程的成果都隐藏在水下,上级领导和普通公众难以看见,从而也就不能体现地方的政绩,难以成为投资的重点。
根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内河航运业行业分析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加快内河航运发展,凭借其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优势,将为我国沿江外向型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将对促进我国沿海、沿江产业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