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提基建融资新倡议:全力发展亚洲债券新市场

2013年05月06日 08:32   来源:人民日报   王慧

  中国提出基建融资新倡议 全力发展亚洲债券新市场

  用好用活亚洲储蓄资源

  将亚洲庞大储蓄资源用于本地区关键领域投资,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区内各国政府金融合作的重点。如今这一合作有了最新进展。5月3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十六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批准了中国提出的研究促进基础设施融资债券发展新倡议。

  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表示,东盟国家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融资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因此非常欢迎该倡议的出台。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庄巨忠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倡议对推动本地区本币债券市场发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非常重要。

  基建融资需求巨大

  庄巨忠表示,亚洲国家对基础设施需求量巨大。根据亚行估计,2010年至2020年10年间,亚洲地区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亚洲国家资金渠道不多,主要是以银行为主,资本市场不够发达。由于基础设施需求往往是长期项目,银行贷款多是针对中短期,债券针对长期投资,鼓励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发展。

  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东盟于2011年9月设立了基础设施基金。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官员5月2日表示,考虑到中日韩三国一直在帮助发展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东盟计划邀请中国、日本以及韩国加入东盟基础设施基金。

  分析认为,当前欧债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除,全球经济仍存在较大下行风险,进一步推进各国和区域债券市场发展对于弥补融资缺口、夯实经济增长基础、维护本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近期报告也显示,亚洲新兴经济体避免落入陷阱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大对基建的投资。

  发展债券市场解决“错配”

  促进基础设施融资债券发展倡议是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ABMI)的最新进展。庄巨忠说,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时,不少东南亚国家从发达国家借债搞建设,一部分用于基建,出现了两大“错配”现象:一是“货币错配”,即基建的收入是本币,而借的钱是外币;二是“时间错配”,借的外债往往是短期债务,却用于长期投资。发展本币债券市场主要针对长期投资需求,可以有效解决两个“错配”。

  2003年,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正式提出促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倡议,发展本地区以本币计价的债券市场,随后又审议通过、修改了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新路线图。ABMI在推动区域债券市场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具体成果。其中,在中国积极推动下成立的规模为7亿美元的区域信用担保与投资基金已正式开展业务。

  据亚行3月发布的《亚洲债券监测》报告显示,新兴东亚地区的本币债券市场规模从2001年的1万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底的6.5万亿美元。据亚行发布的《10+3债券市场指南》,截至2012年3月底,新兴东亚地区的未清偿债券余额占全球总量的8.6%,而1996年这一数字仅为2.1%。不过,与债券余额占全球总量17.4%的日本和38.7%的美国相比,亚洲债券市场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各国金融市场需协调整合

  庄巨忠表示,发展亚洲债券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亚洲地区债券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信用评级制度和机构需逐步建立,交易和结算制度以及破产体系也需要发展。

  目前,亚洲债券市场倡议有4个工作组,分别对促进本币债券发行、促进本币债券需求、改进监管框架、完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等进行研究。东盟和中日韩还设立了亚洲债券市场论坛,研究促进亚洲债市规则标准化、政策协调化以及区域债市整合。

  总体来说,东亚与东南亚地区近年来本币债券市场各国之间的差距仍比较大。以2011年为例,马来西亚的本币债券比重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0%,而印尼只有11%。亚行认为,区域内的金融流动还相对较小。与贸易和供应链相比,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很低。只有加强协调和整合金融市场,才能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动储蓄转化为投资,用好用活亚洲的储蓄。

  深化清迈协议的重要举措(点评)

  李向阳(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首先,从需求的角度来看,东南亚国家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面临的最大难题一直是投资不足。大多数国家的资本形成率至今都没有恢复到1997年之前的水平。主要制约来自于国内投资环境和投资体制两个方面。这些国家长期以来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使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难以跟上。从经济复苏的角度来说,中国提出的这个倡议有助于提高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东南亚国家非常支持这一倡议的根本原因。

  其次,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这一方案有助于规避投资的汇率风险。在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当下,未来的汇率风险仍然非常大。促进基础设施融资债券发展倡议以单个国家债券市场为主体、以本地货币作为计价工具,建立整个亚洲统一的债券市场,不仅具有可行性,对不同国家的债券市场投资风险实行差别对待,而且也降低了本地区国家货币与发达国家主要货币之间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最后,从区域合作层面来看,这个倡议也有助于推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年来亚洲区域合作实际上是在自由贸易协定(FTA)和清迈协议两个层面进行的,但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以及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出现,东盟与中日韩(10+3)FTA方案被暂时搁置起来,而以清迈协议为基础的金融合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在这个倡议可以说是进一步深化清迈协议的重要举措。反过来,如果亚洲金融领域的合作加强,客观上也有助于整个亚洲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


(责任编辑:蒋柠潞)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