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工业固有的特性与作用决定了它对能源的高消耗性以及对环境的高污染性。按照2010年工信部颁发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规定:新建或改扩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须配置脱除NOx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在目前水泥企业普遍性的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适时改变当前生产工艺以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或许该成为每个企业的必修科目。《准入》规定虽已出台2年多,但对于整个行业的规范效果其实并不明显,管理部门和水泥企业都是各干各家,互不干涉。以2012年投产的生产线为例,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应有的数据是160条以上,但最后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只有124条左右。
作为国家基建的基础,水泥行业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不少顽疾。产能的持续性过剩是其中一方面。据统计,2012年我国水泥总产量22.1亿吨,较上年增长5.3%,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市场行情总体上呈现“U”型走势,行业总体利润为657亿元,比2011年减少32.81%,下滑幅度仅次于2005年,位居历史第二位。
尚普咨询建材行业分析师认为,未来的中国水泥行业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如何在产能过剩加剧的情况下,走“亲能源”和“亲环境”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行业转型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战略任务,指出了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因此,未来行业的目光可以放在建设绿色生态水泥的生产项目上来。
我国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水泥的生产上已进入世界前列的水平,但在节能减排等“软性”环节上与世界的领先水平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据尚普咨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水泥、石灰和石膏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世界各项产业的发展方向都是朝着减少资源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的方向走。在这样的潮流与趋势下,水泥行业应该认识到发展绿色生态水泥的重要意义。目前中国水泥的总产量已占到全球水泥总产量的54%,在保持这个数量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真正美丽中国,水泥行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