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不应迷信股市投资“定律”

2013年05月04日 11:10   来源:中国证券报   

  股市里所谓的“迷信”投资不少,除了盲目听信股评师或“带头大哥”之类的低水准“迷信”之外,还有不少高水准“迷信”。而实际上,面对这些“迷信”,最好剖开现象看本质,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资。

  “低价股更容易上涨”。在股市中,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判断,甚至连巴菲特的恩师格雷厄姆也在《证券分析》一书当中分析过并对此加以总结。而他的结论是:“在证券市场中,股价从10美元上涨至40美元,要比股价从100美元上涨至400美元更加常见。部分原因是因为公众投机时更倾向于选择股价在10至40美元范围内的股票 ,而不会选择那些股价超过100美元的股票。”

  虽然从价值投资角度来说,“低价股更容易上涨”只能算是股市“迷信”。但是,这种“迷信”却在有史以来的海内外股市当中不断地被验证为“神话”。究其本质,“低价股更容易上涨”其实与众多投资者的资金量有着很大关系。以“小散”为代表的大多数国内投资者,也更喜欢购买低价股。有鉴于此,在国内股市仍以散户为主要群体的情况下,还是应该相信这一判断。

  “88魔咒预示调整”。“88魔咒”其实就是主流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达到88%以后,便预示着后期股市将步入调整的重要信号。在最近几年的熊市当中,“88魔咒”几乎是屡试不爽。以笔者的分析来看,“88魔咒”的背后,其实是增量资金和新股发行的问题。一旦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达到88%之后,在没有明显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上涨行情自然也就到了强弩之末,而与此相伴的则是新股发行所带来的场内资金“抽血效应”。至于“88魔咒”何时才会失效,笔者认为,应有两个非常明显的改变。第一个改变就是中国版401K计划全面实施,彻底解决增量资金问题;第二个改变就是新股发行规范化。当上述两个改变相继出现后,也就彻底不用再考虑“88魔咒”。

  “丁蟹效应带来暴跌”。从香港影星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或电影,恒生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以2013年4月4日郑少秋新作电影《忠烈杨家将》清明节上映为例,4月5日开盘后香港恒生指数就重挫2.27%,几乎是最近几年港股的最大单日跌幅。

  虽然从经济理论上来说,“丁蟹效应”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仍有不少人认为“丁蟹效应”真有其事,甚至连跨国证券公司里昂证券也于2004年3月为此发表研究报告,使这个现象受到一些国际投资者的认识。而以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丁蟹效应既不是巧合也不是股市“迷信”,而是香港投资者多年来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暗示,股民心里所营造出来的自我实现预言。考虑到国内定投港股ETF的投资者越来越多,所以“丁蟹效应”也不可完全忽视。以笔者的个人经验来看,如果是定投港股ETF产品,早几日或晚几日其实也没有太大差别。因此,无论“丁蟹效应”会不会发生,都不妨等相关电视剧或电影播完,再进行当期的定投也无妨。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