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中投顾问:国内航企严冬漫长 应做好准备

2013年05月03日 11: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年各航运企业年报纷纷出炉,“亏损”、“扭亏”成为各航企业绩的亮点字眼。行业老大中国远洋以90亿元的亏损额持续领跑并被ST,而另一央企兄弟企业ST长油则因亏损12.39亿元而暂停上市。至于中海发展、中海集运、中远航运等通过资产变卖、运力、航线调整等多种方式,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

    我国A股ST制度无疑是悬在上市航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ST长油因亏损已被暂停上市,若2013年无法实现扭亏为盈,其将成为第一家被退市的央企,其也将失去A股融资平台。中国远洋也面临同样的威胁,连续两年登上“亏损王”已被ST,扭亏为盈成为ST远洋今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毫无疑问,今年将是中国远洋的生死年份,也是众多航运企业的生存艰难的年份。

    航运业低迷的景气与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萎靡、贸易不振密切相关。BDI指数已经从2008年5月的11400多点雪崩式下滑到当前的900多点,2012年均值不到1000点,而2011年年均值约为1500点。从盈亏平衡的角度来看,BDI指数大约1700点是航企盈亏平衡的点数。从今年的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来看,BDI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高,国内航企应该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同时需要警惕高额的负债带来的信贷风险。

    从行业供需的角度来看,运力严重供大于求是行业景气低迷的重要原因。当前大部分的运力是2007、2008年航运高峰期以及2010年小幅回暖期的订单。从订单签订到交付大约有2-3年的时间,这期间航运需求大幅下滑,供需矛盾日渐凸显。尽管已经过了2012年运力供给大年,但2013年存量运力和新增运力总体仍较大,行业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闲置、调配运力仍是各航企应对当前困境的必选方式,运价上涨动能不大。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指出,航运业是一个明显的周期性行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航运业一个完整的周期大约要经历10年的时间,包括7年的低迷时期和3年的繁荣时期,因此航企必须要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一个真正的优秀的企业,必然能够经得起行业周期的考验,在行业景气低迷的时期能逆势盈利。而在行业低迷期业绩大幅下滑、亏损甚至破产的企业,只能是一个不适应市场,生存能力、竞争实力低的企业。

    市场的把控能力,成本的控制能力、风险的防范能力是国内航企、央企必须要加强的方面。以中国远洋为例,骤然变冷的行业景气固然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但对市场情况盲目乐观,对行业周期把握严重偏差,进而在不正确的时间上大举扩张是其亏损巨大的最核心因素。中国远洋在2007年、2008年BDI指数最高的时期,大幅扩展船队规模和航线,但随之而来的BDI跳水,使得其干散货业务模块亏损巨大,高价租入的船只成为中国远洋难言的痛苦。

    从今年的形势上看,航运业供过于求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的存在。一方面,欧洲仍然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复苏正遭遇财政困境,日本宽松的经济政策作用并不明显,全球经济与贸易仍处于低迷时期;另一方面,尽管船舶拆解量正在不断提升,但存量以及新交付的运力仍然巨大,并且加上近年来航企通过减速或者运力闲置等方式封存的运力仍然较多。从整体来看,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

    合作,无疑是各航企安全度过严冬的可行选择。一方面推进与港口、货主之间的合作,建立稳定的运价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另一方面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争取银行持续的贷款、更多的额授信额度,以及通过债券发行、信托等方式,确保资金来源,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各航企还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航运业不但是我国战略性产业,同时各亏损航企均是中央企业,国家给予航运业政策扶持具有较大的可能性。运力供过于求是行业景气低迷的关键原因,我国有望出台拆船补贴,鼓励航企拆解船舶,快速降低运力。尽管当前国家仍未出台扶持政策,但相关政策的出台值得期待。

    总的来说,全球航运业正处于景气低迷时期,运力收缩、需求不振将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国内航企必须做好长期过冬的思想和行动上的准备。

    (作者系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