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人民币汇率波幅扩大 要与汇率形成机制相结合

2013年05月02日 07:41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彭玉镏 郭欣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3年华盛顿春季会议小组会议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人民币汇率将更加以市场为导向,近期央行将进一步上调该汇率波动区间。

  事实上,2012年4月中旬,央行曾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交易波动区间由0.5%增至1%,但目前看来,1%的波动幅度仍然“不够用”。2012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曾出现20个交易日的涨停,令即期市场交易量几近枯竭。而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涨势凶猛,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7次创出新高,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达0.4%,即期市场再次触及涨停线。

  首先,中国资本账户加快开放是趋势,资金比较频繁进出将会是常态。第一季度中国增速减缓,仅为7.7%,而且股市萎靡不振,通胀偏低,此时加大波幅区间,可能不会引来大量短期投机者,是一个颇好的时机。

  其次,人民币汇率波幅限制得过窄,外汇市场不能出清,导致央行不得不被动入市平衡市场供求。

  第三,在目前人民币对主要货币的变化中,对非美货币的波动幅度已经相当大,企业仍然能够适应,这表明,只要企业能够预先做出避险安排,就不害怕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扩大也会促使国内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推动出口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服务型甚至高科技服务型调整。

  第四,人民币汇率近期连续刷新高点,也逐步释放了升值压力,有助于稳定预期。汇率弹性的增强有助于更加准确的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而进一步放宽人民币对美元浮动区间的幅度则要综合考虑货币升贬值所能承受的程度,长期运行的可行性及我国货币当局对市场的公信力。

  第五,人民币波动幅度的扩大有助于减轻资本流入对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更好地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一方面,波动幅度扩大使得资本流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实际数量相应减少,从而减轻央行对冲的压力;另一方面,汇率预期发生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资本流入的意愿。

  因而增强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和波动幅度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外部各种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国内的利率市场化。但是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放宽,要循序渐进。同时要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调整,只是单纯的放宽日内波幅,管理层的初衷很可能被市场进行错误的理解。

  在当前汇率形成机制之下,市场在多数时段内维持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即认为人民币会只升不跌,在这种预期下,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都会选择抛售美元进行结汇,因为持有美元其潜在汇兑损益一定是亏损。

  在大量结汇盘的压力下,人民币日内价格长期偏强,自2012年底以来,人民币即期汇率始终位于“涨停板”附近徘徊,期间还曾出现连续“涨停”的僵局。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不是日内波幅不够用,而是中间价的形成机制。市场将中间价看作央行发出的政策信号,视为管理层意图的体现,而非市场信号,中间价无视国际市场美元走势的连续升值自然会导致市场形成一边倒的升值预期,并进而推高人民币日内汇价。若日内波幅扩大,市场很可能将此理解为管理层希望加速升值的信号,结汇盘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如此,则无法摆脱即期汇率黏住“涨停板”的局面。

  因此,应当将放宽日内波幅与中间价的改革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打破中间价被市场解读为政策信号的现状,加大中间价对市场意见表达的权重,消除单边预期,使得中间价首先进入双向波动,进而带动即期汇率进入双向浮动。(第一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