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皇冠"店卖的原单货全是假货 原单尾单多是浮云

2013年04月15日 08:56   来源: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工商执法人员在网店仓库查到的“世界名牌”商品

 

    原单货、尾单货、跟单货……南岸有家网店以原单货为噱头,低价销售世界名牌商品,招引很多人蜂拥而至。殊不知,这些全是假货。昨日记者从南岸区工商分局获悉,该分局查处了某个销售假冒世界名牌商品的网店,16个名牌都是假货。

    几百元可买普拉达?

    “有个网店在卖世界名牌的商品,很多名牌几百元就可以买到,是不是假货哦?”前不久,南岸工商分局接到市民举报,电商科及执法科立即展开调查。执法人员在网店看到,销售的世界名牌涉及16个,如DIOR(迪奥)、PRADA(普拉达)、GUCCI(古琦)、BURBERRY(博柏利)、MIU MIU(缪缪)、CHANEL(香奈儿)等,有手提包、衣服、鞋子、太阳镜等。

    南岸工商分局电商科科长徐畅介绍,该网店销售的太阳镜,一般是800元-1000元,手提包3500元-5000元,手拿包1000元左右,衣服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中,一款赛琳的笑脸包市场价上万元,该网店只卖800元。该网店于2009年开始经营,如今已是“三皇冠”店铺。

    难道都是原单商品?

    为何世界名牌商品为何如此价廉?该网店称之为原单商品:本店默认原厂原板型原面料之商品为原单商品,原单商品常有辅料不足之情况,因此工厂会进行替换。例如标不全(换简标),五金不足和内衬不够(以其他代替)等。

    南岸工商分局执法人员通过多渠道,找到了该网店存放货物的仓库,位于渝北某小区居民楼,分为上下两层,200多平方米,七八个房间,工作人员有五六个人,年龄均在30岁左右。

    “一间房全是货架,堆放了很多世界名牌商品,还有的直接堆放在其他房间的地上。”胡宝贵称,执法人员现场清点,包包50多个,服装上百件,鞋子二三十双,太阳镜五六十副等,“货值达到50多万元”。

    鉴定人称都是假货

    执法人员暂扣商品,立即联系商标权利人进行鉴定。据悉,涉及的16个世界名牌,已有7个出具了鉴定结果,均为假冒产品。其他的,初步查明也是假货。

    昨日记者进入该网店,发现所售商品中已经看不到世界名牌的身影,且网店在搞大清仓。南岸工商分局介绍,一旦全部被鉴定为假货,该网店将面临货值金额1至3倍的罚款;若涉嫌犯罪,工商部门还将移交给公安。

    提醒:原单尾单多是浮云

    商标权利人介绍,现在很多网店在销售假冒商品时,打出原单、尾单、跟单、余单、水货等噱头。若网店有这一类表述,多是假货。作为大牌奢侈品,在中国代工的并不太多,就算代工,外贸原单也很难找,而工厂的样品更是严格控制,不可能流入市场,更不可能大量在网上出售。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在淘宝商城暗访了销售LV、普拉达、香奈儿、阿玛尼等奢侈品牌的20余家淘宝网店,多数商家称销售的是正品,但不开发票。

    跟单货

    用原版面料,搭配一批国内辅料,凑合出原来的款式。虽然做工马虎点,细节差点,但毕竟与正品有一样的版型和面料,穿上身,大体样子不会变。

    原单货

    是生产厂家从不到3%的计划报废物资中抠出一点,偷偷加工的成衣。它和真货的惟一区别,不过是庶出而已,数量很少。

    还有一种原单货,是因为种种问题被品牌商拒收的“外转内销”,有时数量颇多。最常见的是颜色与外商要求的不一致,但质量能够保证。

    尾单货

    就是质检没有通过的货品,还有厂家用剩余的部分面料和辅料,按照外贸的款式生产的未经检验的货品。这类货品算是不错的货品。


(责任编辑:刘雅芳)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