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海关总署声明:7万亿是虚惊一场

2013年04月12日 07:37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7万亿果然是虚惊一场。但随着海关总署发言人的一句道歉,问题也接踵而至,出口继续增长失去了“7万亿”的理由,能否完成目标?出口增长存疑,经济增长就减速,股市或因此大跌,麻烦比“7万亿”更多。也许,还不如有个“7万亿”

    4月11日,海关总署在官网上发表其新闻发言人的更正声明。声明称,有关国家发改委批复7万亿元投资项目一事,是“转引自网络上的相关报道,并无依据,应予以更正。”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声明中表示,向媒体和广大受众造成的困惑深表歉意。

    郑跃声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第四季度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总额约7万亿元的投资项目,重点涉及轨道交通、公路、机场等基建项目建设,且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投放也明显增加,中国经济呈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这些就为进一步扩大进口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7万亿元是个什么概念?按照国家发改委官网“项目审批与核准”栏目的信息显示,去年10月8日至12月31日之间,该部委总共批复了214个项目,如按7万亿元的口径平均计算,即国家发改委批复的每个项目的投资额要高达327.11亿元。

    平均投资额约53亿

    327亿的平均投资额明显不靠谱。上述214个批复项目中,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2012-2018年近期建设规划,项目总投资为636.95亿元,超过了平均数据。但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很多项目的投资额不到327.11亿元。

    比如,据公开资料,去年10月底,获批的江苏聚能硅业在希腊建设的太阳能电站项目总投资为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去年11月,中石油收购一家加拿大能源公司的投资额为21.8亿加元(约合人民币130亿元);去年12月,获批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投资额约154亿元。

    那么平均投资额大约是多少?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从去年5月2日至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总共批复了1315个项目,以该口径结合7万亿元计算,每个项目的平均投资额约53亿元。这其中,包括去年5月批复的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加起来就超过了1300多亿元。

    “投资数据有待官方进一步确认。但可以肯定,外资和热钱不会直接或间接助力上述项目。”对此,曾任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运行与发展研究室主任的知名经济学家王小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去年,FDI(对外直接投资)是放缓的,到中国的热钱也不太会关注上述基础设施等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较难考证到底有无7万亿元。但‘7万亿元’的数据由其他部门说出来,而不是主管部门进行披露,或不太合适。”

    钱从何来

    “姑且抛开对数据的关注,一个疑问是,投资7万亿元,钱从哪儿来?有没有这么多资金?”某券商一位策略分析师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

    “这实际上是老问题。”对此,崔新生直言,“仅以经验看,资金到位或不是问题。一方面,中国的金融系统会继续对上述项目提供资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也会一齐出力;另一方面,有很多项目不是今年要一步到位完成的,有的规划甚至延后到了2020年,这可以相对缓解地方政府的压力。”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的建议是,在发挥政府力量的同时,可适当地借助民间的力量,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王小广说,过多关注7万亿元这个投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一方面,该数据与出口没有太多直接、且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对中国经济来说,目前关注的最重要数据不是投资和出口,而是消费需求。”

    防范风险?

    “虽然这么多钱投下去肯定会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但与去年一样,我依旧担心,这剂猛药会不会带来负面影响。”崔新生还说,“如地方债继续增加、加剧通胀及可能的流动性再次快速增长带来的其他方面的压力。”

    王小广的担忧是,一方面,与上述投资项目有关的贷款效率如何体现?能不能真正将贷款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过分关注投资及投资数据本身就“完全不现实”,“也不应该”。

    “对于决策者来说,要真正关注的是消费需求。”王小广直言,“如何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消费环境、真正拉动消费需求,才是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毛宇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