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聚焦IPO重启 以市场化改革疏导新股"堰塞湖"

2013年04月12日 08:15   来源:经济日报出版社   

    经过几轮改革,新股发行仍未摆脱暂停的命运。随着IPO财务核查第一阶段的结束,新股发行下一步往何处走的问题再次提上日程:新股“堰塞湖”如何疏导?发审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新股发行如何走出“开开停停”的怪圈?

    近日,新华社连发5篇文章聚焦IPO重启,并明确提出,以市场化改革解决IPO难题。

    坚持淡化行政干预

    去年年中以来,新股发行基本处于暂停状态,排队企业越来越多,“堰塞湖”规模逐渐增大,成为市场隐患。时至今日,尽管财务核查已经吓退了160余家企业,但剩余的600多家数目仍然不小。

    在多个轮回的讨论之后,“坚持市场化导向、淡化行政干预”已经成为被业内普遍接受的观点。具体而言,就是要逐步把发行决定权交还市场,通过市场去疏导“堰塞湖”。

    历史经验表明,暂停IPO会导致新股成为稀缺资源,进而推高上市后涨幅,扭曲一、二级市场价差,如2009年IPO重启后新股首日收益率高达74.15%,是改革后至今最高的一年。

    推进现行审核制度改革

    我国的新股发行体制是核准制,实质仍是以审批制为主。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审批制也逐渐显现出其缺陷。

    首先,审批制并不能根本解决新股上市之后公司业绩“变脸”和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行上市需求巨大,证监会有限的审核资源难以满足未来发行节奏市场化的要求;第三,审批制往往被理解为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数量和公司质量的把控,一旦出现市场下跌或个体公司风险爆发,监管机构往往成为市场诟病的对象。

    不少业内人士建议,可以通过“监审分离、审核下放”过渡,以实现市场化发行节奏,可以考虑先将再融资的审核权限下放交易所,证监会审核资源向新股发行倾斜,加快对排队企业的审核节奏。

    最需完善市场基础制度

    要解决新股发行中的问题,监管机构的工作重心应转向构建和完善市场规则、健全集体诉讼或代为诉讼等责任追究机制、增大违约成本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对于排队形成“堰塞湖”的IPO公司,可以考虑分流一部分企业到新三板市场或者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交易,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转板制度,通过不同市场匹配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上市和融资需求。

    同时,落实退市制度,建立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本市场容量,在容量范围内到底保留哪些优秀的上市公司,通过“有进有出”,交给市场去遴选,避免盲目扩张导致的投融资功能错位,再次陷入“开开停停”的怪圈。期待监管层抓住IPO重启的契机,以真正的市场化改革来解决IPO难题。延伸阅读

    A股历史上的七次IPO暂停

    第一次:1994年7月21日-1994年12月7日

    背景:窗口期大盘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点,随后展开一轮大幅度上涨和回调。IPO重新启动后,未能阻挡大盘继续探底,到1995年2月股指探底至524点。

    第二次:1995年1月19日-1995年6月9日

    背景:这次暂停期间,大盘一度在三个交易日内从580点涨到926点。至新股发行恢复时,大盘又回调至700点。

    第三次:1995年 7月

    5日-1996年1月3日

    背景:暂停期间股指先后走出两拨小幅上涨行情,但之后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轮胎的新股发行后,股指一路走高,至1996年底时股指已经升至1259点附近。

    第四次:2001年7月31日-2001年11月2日

    背景:当年6月,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上证综指从2245点一路下泄。其间证监会完全停止了新股发行。10月22日国有股减持叫停,市场一度上涨,11月2日IPO重启,但12月再度向下,并开始了5年熊市。

    第五次:2004年8月26日-2005年1月23日

    背景:证监会于当年公布了试行IPO询价制度,在正式方案出台前,IPO被暂停。由于新的询价制度对股价形成不小冲击,暂停发新并没给股市带来强势逆转。

    第六次:2005年5月25日-2006年6月2日

    背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这是A股历史上最长的一次IPO空窗期,空窗期开启后不久,上证综指跌至998点。空窗期结束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国航等先后上市,A股迎来了史上最大一轮牛市。

    第七次:2008年12月6日-2009年6月29日

    背景:A股在经历了6124点的疯狂之后一路下行,至2008年12月已下跌了一年多。进入2009年后,市场一度走出一波反弹。IPO在2009年6月末重启,助推股指在一个月后站上3478点。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