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中小微成政府扶持重点 银行中小微企业业务号角再起

2013年04月09日 08:02   来源:新闻周刊   

    在今年3月召开的两会的议程中,中小微企业业务成了金融领域的焦点。据统计,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共7次提及小型微型企业。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越来越重视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认为业务增长潜力巨大。作为之前中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来源的小贷公司纷纷下调贷款利率,也从反向证明小贷公司感受到了来自银行的竞争。

    国内各商业银行的管理层也纷纷借两会的机会表明自己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立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透露,截至2012年末,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00多万笔、6500多亿元,笔均约5万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接受记者采访也提到其政协的提案中,其中就建议应该探索多元化的小额贷款融资渠道,构建科学合理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框架。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2.99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快于各项贷款。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6.6%。2012年全年人民币企业贷款增加4.75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64万亿元,占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量的34.6%。

    银行传统业务的优势难以为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今年1月举办的博鳌中小企业论坛上表示银行客户下沉已是业界共识。他认为,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使银行再追大户就没有定价权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并购、基金和一些上市渠道的多样化使得企业可以找到除贷款之外的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从资金的筹集方面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变相推高银行的资金成本,这样就倒逼了银行必须进行客户的下沉。

    其实,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的利差收入逐渐减少,调整信贷结构已成为各家银行的必然选择,而中小微企业贷款的高利率诱使各家商业银行开始把中小微企业当作重点目标客户群。根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中90%的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小微企业95%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对于银行而言,其中的信贷市场广阔。

    另外,由于大型企业自身优越的条件,特别是捆绑着政府信用的国有大型企业,往往是大批银行的“宠儿”,相对于融资需求始终供不应求的中小微企业,业务竞争激烈,而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则可以为银行的业务拓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

    据了解,目前已有100多家商业银行成了中小微企业专营机构,设立专业支行、特色网点。在中资银行着墨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同时,东亚银行、星展银行等外资银行也不甘示弱,纷纷把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当做在华业务的重点,虽然做法各异,但都显露出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业务的决心。

    综合金融战略的考量

    从目前诸多银行的战略部署来看,银行业有发展综合金融的趋势。据了解,自兴业银行获批基金牌照,银行系基金已扩容至10家;同时在信托领域,银行系信托也获得飞速发展。除了上述非银业务的发展,在商业银行基本的业务中,除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外,随之衍生出的零售业务也是银行考虑的范围中。中小微企业主本身是银行零售业务的潜在客户,其中有些企业主满足门槛较高的私人银行业务的标准,这对银行来说,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利润突破点。

    目前股份制银行针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多是采用抵押或者强担保贷款的形式,这种方式没有技术含量可言,如果四大行加大力度进军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股份制银行根本无力与其竞争。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金融服务对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越发重要。

    银监会引导银行业深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中国银监会阎庆民主席助理在去年年底的“2012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表示,银监会会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日前,银监会发布了《关于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2011年发布的“银十条”基础上提出了15条具体措施,落实和推进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意见》中提到,要根据小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量身打造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银监会之前下发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按审慎性原则重新设计了各类资产的风险权重,下调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引导商业银行扩大小微企业的投放。记者获悉,新规实行后,小微企业风险权重从原来的100%下调至75%。而风险权重降低后,银行需要为此预留的资本金也同步减少,可以引导更多的商业银行将贷款偏向小微企业。

    风险管理不可忽视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在经济不景气局面下,大型企业相对抵御周期性风险能力较强,而中小微企业往往在经济下滑中亏损承受周期短。经济环境不佳会导致中小微企业无法保持高盈利来支持高利率。

    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专业人才的匮乏,银行原有的业务人员尚需一定时间的培训和实操。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险控制和盈利之间的平衡点非常重要。尽管现在的政策方向是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但是相关的支持还不完善,中小微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仍然不够开放。中小微企业如果不能健康、持续发展,银行制定出再灵活的信贷方案,也不能使这种金融支持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据统计,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数量1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因此,对中国而言,其社会整体的影响非常重要。

    >>相关链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会上表示,在经营平淡、成本上涨以及转型压力三大困境和压力前,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显得非常紧迫。他建议,政府和银行应放低门槛、提供支持,帮助小微企业转型。

    博鳌亚洲论坛4月6日发布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显示,2012年,中国小微企业整体需求平淡,营收增长艰难。与上年同期相比,近六成企业利润持平或下滑。目前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成本持续上涨,很多效率低的企业面临经营困境。尤其是外贸小微企业的经营尤其困难。

    巴曙松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中国,目前小微企业中有六成企业没有任何形式借款,他们在没有任何金融支持情况下独立成长,是中国金融业未来成长重要领域。他认为,小微金融具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贷款利差要高于中大金融、潜在客户群大、能够打通对公业务与私人理财,此外还可以培育贷款之外的金融集成业务。

    目前不少银行都开展了小微金融业务。但巴曙松认为,其中的金融业务并非都是真正的“小微金融”。

    对于如何降低非法集资的风险,巴曙松建议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负债率上限。他认为,在坚持小贷公司的“只贷不存”原则前提下,适当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负债率上限,允许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小贷公司能从银行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替代民间融资、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潜在风险,又能提高小额贷款公司放贷规模,更好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还能提高小贷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小贷公司合法、合规经营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毛宇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