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余丰慧:央行例会最新表态传递出物价反弹信息

2013年04月08日 07:01   来源:京华时报    

  日前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在一如既往地提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外,还指出未来物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相比于去年四季度例会的“物价形势基本稳定”的措辞,央行的最新表态传递出物价反弹的信息,说明未来物价走势不容乐观,央行对未来通胀形势的警觉度进一步提升。

  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接近今年CPI控制目标3.5%,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3%的0.2个百分点,时隔10个月后负利率重现。虽然有迹象表明3月份物价指数可能重回2时代,但是,今年物价“前低后高”走势应该在预料之中。

  从国内情况看,蔬菜等食品类价格走势不确定性非常大。虽然已经进入冬春交替季节,气温转暖,蔬菜等农作物供应增加,价格将会有所下降,但是随着季节变化、自然灾害和各种疾病疫情突发事件等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劳动力价格正在走高,资源能源价格正在密集上调,外汇占款还在增加,被动发行基础货币仍在增大,市场流动性过剩对物价冲击隐患没有根本消除。再者,稳增长对货币信贷投放需求压力很大。通胀的货币因素隐患仍在。

  从国际上看,美欧日正在实行一轮又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对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没有减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达经济体货币过度宽松使得人民币升值加速,引发热钱大举进入中国,不但冲击资产价格,而且带来基础货币被动发行增大,冲击国内物价。二是发达经济体放水货币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对国际大宗商品海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使得输入性通胀加剧。

  稳增长和控通胀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两大目标。但是,两大目标并不总是一致和协调的,这就要求央行在货币政策上要处理好稳增长和控通胀的关系。相比于去年的稳增长,控通胀将成为今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与去年的相对宽松相比,货币环境回归中性亦将成为今年货币调控的大方向。

  今年4月份以后,如果物价走高势头过猛不排除后半年有加息之举,再度下调准备金率和利率的可能性则将渐行渐远。这对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其他投机炒作市场都将带来较大影响。未来货币政策趋紧导向意味着,将使得更多流动性进入到实体经济、实体企业之中。

  □余丰慧(财经评论员)


(责任编辑:朱丹)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