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兰州:确定“一带三基地”文化产业布局

2013年04月07日 07:51   来源:燕赵晚报   

    兰州:确定“一带三基地”文化产业布局
安宁打造的五星级农家乐

 

    近日,《兰州文化产业三年(2013-2015)跨越发展实施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方案提出,今后三年,兰州要重点确定以“一带、三基地”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布局,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预计占到全市GDP的4%以上,实现跨越发展。                                    

 

    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百亿

    据统计,2012年,全市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3.25%,占全市GDP的比重1.89%;完成文化产业投资额25.7亿元;全市从事文化产业活动的单位(含个体户)2174家,从业人员4.7万人,主要指标均大幅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37.85%。

    今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明确提出要在兰州建设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都市圈文化产业区,为我市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兰州将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抢抓机遇,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努力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方案》提出,兰州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把转型跨越发展与群众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战略平台建设,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建设目标任务,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把兰州建设成为省内规模第一、西北地区领先、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文化产业强市。

    《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市域内重点文化资源得到深入有效的开发,省内重点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文化体制机制理顺,文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布局趋于科学,规模明显扩大,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更加健全,兰州在全省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更加巩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从而初步形成符合全省文化产业展示窗口的建设要求,包括全省骨干文化企业的集聚区、文化创意研发的核心区、文化产权和产品交易的中心区、黄河城市风情观光区在内的发展格局。在2012年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的基数上,2013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5亿元,预计占到全市GDP的2.45%,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预计占到全市GDP的3.03%,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预计占到全市GDP的4%以上,实现跨越发展。

    文化产业布局

    “一带、三基地”

    黄河是兰州悠久历史、厚重文化的见证,是兰州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象征。

    兰州将充分利用这一独特区位优势和文化禀赋,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和龙文化交汇的优势,高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打造黄河品牌,做好两岸文章,坚持大作品表现、大项目支撑、大投入开发。

    《方案》提出,要根据我市资源优势、城市特色、文化消费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今后三年确定重点以“一带、三基地”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布局。

    “一带”:充分发挥兰州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省会城市的区位特征和禀赋,辐射省内黄河上游刘家峡和下游景泰石林等黄河文化资源,全方位打造黄河文化风情带。以兰州黄河百里风情线为纽带,按照黄河风情线、黄河景观带、黄河文化长廊“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思路,做好山上文章、岸上文章、水上文章,在黄河两岸、南北两山规划建设一批反映黄河文化、龙文化内涵的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专题博物馆和大型文化产业实体,并连接成带且向上游永靖刘家峡水库、炳灵寺、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盐锅峡水库和下游什川百年梨园、青城古镇、景泰黄河石林延伸,把黄河文化风情带打造成全国唯一的以黄河为轴心的文化产业带,形成“山上看、两岸走、水中游”的全方位多视角文化旅游格局。

    “三基地”:第一个基地是中心城区高层次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依托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的中心城区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做大做强传统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娱乐、文化演艺、出版发行、艺术创作、文化旅游、数字内容与动漫、现代传媒、文化会展等行业;加快培育艺术创意与设计、数字内容与动漫等新兴产业;加快骨干文化企业的集聚和培育,推动文化市场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着力打造辐射西北的文化休闲娱乐和旅游集散中心,为未来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后老城区经济结构调整打好基础。

    第二个基地:三区创意文化研发基地。充分利用我市“三区”融合契机,依托兰州新区的政策资源优势、兰州高新区的先发优势和兰州经济区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做好集聚大型文化企业、推进文化与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的文章,吸引有独立知识产权、有创新发展优势、有规模集聚发展能力的国内外文化企业落地,使三区创意文化研发基地成为辐射带动全省文化创意研发的核心区、文化产权和产品交易的中心区。

    第三个基地:县区民俗风情和自然生态展示基地。依托红古区、榆中县、皋兰县和永登县丰厚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建成集民俗特色工艺品研制生产和展销、自然生态观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民俗文化演出交流演艺、传统服饰制作、民族民俗风情体验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成果的展示基地。

    力争明年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未来三年,全市文化产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有哪些?

    《方案》提出,我市要利用三年的时间打造两个形象、申报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成立一个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举办一个国际性文化节会、建设一个黄河文化地标景观、实施三个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八个文化产业园区、推进建设23个文化产业项目。

    打造两个形象,一个是城市形象,另一个是旅游形象。其中,城市形象:要开展“黄河之都,金城兰州”城市形象宣传系列工程,创作以黄河文化为主题内容的“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部影视剧”等艺术作品,广泛宣传“黄河之都,金城兰州”城市形象,做好“黄河文章”,打好“金”招牌,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来兰州投资创业。

    旅游形象:开展“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旅游形象提升工程,全方位宣传推广“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文化旅游形象,继续做好七大经典旅游线路及兰州一日游、二日游八条精品线路推广工作,把兰州打造成中国西北游的出发地和目的地。办好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兰洽会、中国(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节、梨花会、桃花会、玫瑰节、百合旅游节、土司文化旅游节、兰州冰雪旅游节等系列节会赛事,进一步提升兰州文化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申报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创建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措施,抓紧做好文化景观、历史遗迹保护整修等工作,力争在2014年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举办国际鼓文化艺术节

    举办一个国际性文化节会,即中国(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节。要以“天下第一鼓”兰州太平鼓为基础,搭建全世界鼓文化交流的平台,从2013年开始举办中国(兰州)国际鼓文化艺术节,邀请国内外鼓文化艺术团体参加盛会,展示世界各国鼓文化艺术风采神韵,发掘整理鼓文化艺术精粹,促进文化交流,营造和谐、奋进的社会发展氛围。

    建设一个黄河文化地标景观。恢复重建“黄河楼”,打造体现

    兰州文化特质的地标性建筑景观,并以“黄河楼”为中心规划建设黄河文化园区。

    同时,要成立一个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按照文化兰州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组建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我市文化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运作为手段、以投融资机制创新为切入点,有效整合国有文化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培育打造一批经典文化产品,启动实施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孵化催生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推动兰州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青城古镇要建成“西北丽江”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也要靠具体项目去带动和实现。今后三年内,我市将实施三个重点项目。

    第一项目是黄河母亲文化公园建设项目:以小西湖公园依托,采用下穿方式将公园和黄河连为一体,公园以母爱山为主体,占地约400亩,建设周期3至5年,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的黄河母亲文化公园将举办一年一度的黄河母亲文化节,创立黄河母亲文化论坛等以黄河母亲文化为内涵的各种公益性活动,并逐渐打造成为亲子教育、孝爱教育、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第二个项目是青城生态农业及文化旅游综合保护开发项目。以青城古镇特有的文化、生态和农业资源为依托,对民居古建、水烟制作生产、生态农业、湿地、民俗节庆、古镇特产及餐饮休闲等资源进行整体改造和开发,把青城古镇建设成为“西北丽江”。

    第三个项目是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项目东至大砂沟、南至北滨河路、西至咸水沟、北含仁寿山,总占地面积7600亩。融资建设商业购物区、旅游服务区、休闲度假区、温泉养生园、文体游乐园等五大功能区,打造“林中有园、园中有林”的生态旅游景区。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