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重庆淘宝卖家生存实录 原创才能最终破茧成蝶

2013年03月29日 08:08   来源:重庆晨报   

    网购如日中天。2012年1月至11月,仅淘宝网和天猫,重庆人消费了整整190亿元。而被网购一手催生的无数卖家,在一个鼠标和一根网线连接的财富世界里,有人成就了百万梦想,有人正孤独地坚守,也有人黯然离场……

    早在2010年,淘宝上的重庆卖家已达5万多人,而今,淘宝卖家更是已成为一种职业群体。重庆淘宝卖家目前处于怎样的生存状态?连日来,重庆晨报记者走进淘宝卖家往来于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生活,掀开他们生存状态的一角。

    昨日,江北海洋广场重庆网商产业园,很多重庆网商发出的货物都会在这里集中发往全国各地。

    蓝钻卖家

    一个人支撑一家店比熬夜更可怕的,是孤独

    一个人支撑一家店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孤独

    皇冠卖家

    破茧成蝶不易敢当甩手掌柜的在重庆极少

    破茧成蝶不易

    敢当甩手掌柜的在重庆极少

    离场者

    入市者

    每个行业都有最终的离场者,淘宝卖家们也一样,2012年7月,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一份报告称,淘宝网每天停运或倒闭的卖家数量近万家,尽管淘宝网很快做出官方回应,表示传言不实。但离开的人,的确很多。

    2012年,淘宝和天猫全网成交额预计超过1万亿人民币。显然,李国彬不是幸运的那一拨。

    4个多月前,李国彬和他的合伙人决定关店,离开这个承载着希望,却又波涛汹涌的淘宝江湖。李国彬记得,决定关店那天,投资的3万元全部用尽,唯一剩下的,是满屋还没来得及卖出的存货。

    李国彬说,在他坚守的那几年,身边关店的人很多,有卖数码产品、化妆品的卖家,但这些人大多是做兼职,属于玩票店。

    入市者

    尽管人来人往的淘宝帝国,有卖家成为过客,最终被淘汰或者自行选择离开,但从来也不乏入市者,这个春天,32岁的江北人柳茂大手笔地投资40多万,打算将自己的原创品牌打入天猫,做的同样是童装。

    相较刚刚入行的小卖家,和已气候小成的皇冠级卖家,蓝钻卖家是悬浮着的中间层,绝对主流群体,他们,等待破茧成蝶,挤进皇冠卖家的俱乐部,但现实是,现在必须一个人守着一台电脑,游走在线上线下两个有着天壤之别的世界,是重庆无数奋斗在淘宝帝国的卖家缩影。

    10点

    网络世界开启

    26日上午8:00,位于大渡口与九龙坡之间的朵力名都小区,当上班族急匆匆地出门时,李珏还躺在被窝里。两个小时后,10:00,手机、闹钟同时作响,李珏的一天开始。

    “亲,对不起,刚看到留言,您稍等,我马上帮您查货。”李珏点开旺旺,凌晨1点多,山东淄博的买家一连发了5个链接,此时她刚好下线离开。如果顺利成交,这5件春装出手,她能稳赚190元,来不及洗脸、漱口,李珏蓬着头,眯起挂着黑眼圈的眼睛,要趁着买家头像还亮着,尽快网下这单业务。

    10多分钟聊下来,对方拍下两件衬衣、一条短裙,成交额430元,李珏包下邮费,能遇上这样的买家,这一天算是美好地开了个头。

    逐一回复买家们的留言后,旺旺响起的频率降低,李珏开始给自己洗漱,离开旺旺前,她将音响声音调至最大,为了防止漏掉旺旺响起的声音。

    “这些在5分钟内都能搞定,做我们这一行的,你讲究不了那么多。”洗脸、漱口,28岁的李珏动作很麻利,在冰箱取出牛奶后,快速回到了键盘前,对外的唯一出口,是服务器另一端,永远看不见的客人。

    生意

    早已进入微利时代

    2007年底,李珏从就职的化妆品公司辞职,当起淘宝店主。这一年,淘宝网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整个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全年销售额为594亿人民币。

    “那时重庆的淘宝卖家还不算多,我很看好网购卖家这个职业。”最初入行时,李珏的想法很简单:没人管,投资不大,大小还算个小老板。那一年,李珏很少出门,但网购的生意好做,她一开店就赚到了钱,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是此前工资的一倍。

    李珏说,如今,她的生活已经被打磨得很“规律”,5年来几乎一层不变。每天最大的活动空间,是从卧室步行到一墙之隔的“库房”查货,“库房”本是间10多平米的小卧室,如今被用来堆放各式女装,“我是做网上淘手生意的,没有很固定的货源,去时尚小店和日韩店铺里淘货,然后拍图,在我的店里上新。”

    李珏说,靠对款式选择的独特眼光,她生存了下来,“现在不如以前,早几年的时候,店里只要挂衣服,就不愁不好卖,但现在,对我这样的卖家,几乎就是‘微利时代’,拼不赢价格,我只有拼款式。”

    现在,凌晨1点关电脑睡觉,她已养成习惯,睡得太早,反而觉得不踏实。

    现状

    比熬夜更可怕的是孤独

    “这一行干了5年,现在圈子越来越窄,朋友越走越远。”李珏说,2008年,她憋着一股干劲忙到了年尾,全年营业额很不错,但她也清楚意识到生活因此发生的变化:

    辞职的最初,她会偶尔跟老同事、旧同学碰个头聊聊天,但很快,这样的聚会改成了网聊,后来顾客越来越多,与买家网聊成为她的工作,再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QQ被惯性地设置为隐身状态,朋友间的联络越来越少。逐渐地,李珏的圈子开始变窄,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

    聊起5年前的选择,李珏说,现在已经说不清是对是错,但既然选择了,就得走下去,父母的支持多少能将这种孤独感驱散,“我很忙,他们每隔几天会来看我,送点汤。”现在邻居脚步声都令她感到温暖,每次父母的到来,李珏总觉得很暖心,“一个屋里有人走动,有人和你说个话,总算有点人味。”

    去年夏天,父母去了趟泰国普吉岛,那一周,除了快递员和送餐的,李珏的小屋再没来过一个人,想张口说话了,就给为数不多尚保持着联络的玩伴打个电话,“那个时候,我都怀疑自己快得失语症了。”

    现在,李珏是淘宝四钻级卖家,小心翼翼维系着好评率,一点一点累计着信用,打算在今年迈进皇冠卖家的俱乐部,今后还打算干多久,李珏没有思考过,只是她觉得,在家宅得太久,自己似乎已经与外界隔绝,孤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芭本迪布亲子服饰公司负责人万莉。本版图/重庆晨报记者黄宇

    在重庆,金皇冠卖家不多,拥有金冠的卖家,目前仅1人。大量活跃型的店铺,处于蓝冠等级,他们大多是更专业的淘宝职业卖家,拥有自己的客服和设计团队,有专门的代工工厂,多年的摸爬滚打后,开始在淘宝帝国中实现梦想。

    现状

    每天平均卖300件童装

    27日上午9点,江北洋河一村70号,万莉拎着包进入公司时,键盘的敲击声正急促地响起,6名白班客服已经开始接单,办公区的研发团队,刚把即将推出的新款公主裙从代工工厂取回,准备交给推广组,研究如何在淘宝上投放广告。整间公司300多平米,每天至少20人进出办公。

    清晨便处于忙碌状态的所有人,服务于一家名为“芭本迪布”的淘宝童装店,31岁的万莉是店主,凭借点滴积累起来的信誉,如今做到了四蓝冠,每天平均300多件童装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在很多中小型卖家看来,能将店铺做到这样的程度,已算小有气候,但万莉说,去年有多个皇冠卖家倒闭,“淘宝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皇冠卖家。”万莉说,真正把淘宝店做到敢当甩手掌柜的人在重庆凤毛麟角。

    竞争

    当初熟悉的卖家已退场

    2008年,网购开始盛行。设计科班出身的万莉此时在一家影楼做管理,月入过万,她和男友看好网购,加上做过裁缝的妈妈,三人一组合,就在家里做起淘宝。万莉说,2008年的淘宝很好做,小店每月收入很快过万。

    同年9月,淘宝网宣布,单月交易额突破百亿大关。

    不久后,万莉辞职,当起客服,最初的半年几乎就宅在家里,直到2009年,两人将店铺做到一颗皇冠,于是决定做工作室,万莉请了客服,把自己解脱出去安心做设计,男友联系了专门的代工工厂,妈妈退居幕后,此后的两年多里,顺风顺水,工作室再度扩大搬家。

    从2011年开始,淘宝越来越难做,大卖家要海量地销货,必须砸广告和做推广。万莉说,当年一批跟她熟悉的卖家,大多已经退场,有被市场淘汰的,也有自己离场,“这时入行,不是普通人、普通货就能创业成功的。”

    出路

    原创才能最终破茧成蝶

    如今,大量的线下传统品牌开始进入淘宝,抢占网购市场,去年是万莉觉得存活最艰难的一年,卖家两级分化明显,大卖家越做越专业,发生在这一年的事,改变了她现在的生活。

    “不进则死,很多皇冠卖家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现在,万莉把其中一个设计团队搬到广州,每个月她要到广州去两次,接触最前沿的童装面料和款式走向。

    万莉说,现在一些重庆的大卖家已有意识地跟外界接触,走出去,了解大的发展趋势,不希望再是孤军奋战。“在重庆做淘宝,相对广州、深圳和江浙的卖家,我们并没有货源和价格优势。”万莉说,对于大卖家而言,大家都意识到,原创才是最终破茧成蝶的出路。

    新闻纵深

    重庆淘宝卖家约7万户

    重庆市网商协会会长胡刚介绍,重庆的淘宝卖家企业主,在2012年底约有7万户,卖家年龄以80后和90后居多,目前,除淘宝外,京东、拍拍、苏宁易购等,也有重庆卖家的身影,但活跃型的商家,只有8000多户。

    “重庆第一批比较成熟的淘宝店主,是在2005年开始入行,2007-2008年间出现过猛增。”胡刚表示,在2011年,不少淘宝卖家都经历过小波动,受大环境影响处于低谷期,很多店在2012年不赢利,但2013年的发展势头明显好转。

    “网购的认可度已经趋于成熟,而且国家和地方都有利好政策传出,这个行业是值得期待的。”但胡刚说,做网购卖家看似门槛低,但要活下去现在却很难,入行需谨慎。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