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宜信践行诚信之道 让“中国梦”变成现实

2013年03月28日 12: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诚信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诚信是人的修身之本,也是一切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我们要实现民富国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社会的诚信环境为基石。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曹义孙也指出,诚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要素,追求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

    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诚信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然而,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少的失信现象,造成了涉及各个领域的信任危机。譬如近期出现的“香港奶粉限令”,引发民众对内地食品安全的讨论,更引发了大家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反思。信用缺失危害极大,不仅加剧了交易难度,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据九三学社的一份提案中提到“因合同欺诈、欠债不还,假冒伪劣产品,我国每年仅商业信用缺失一项约损失6000亿人民币”,可以说,由于信用缺失带来的信用危机,远比经济危机更加可怕,为此,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迫在眉睫。

    以信用为基石,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女航天员刘洋说,“中国梦”听起来很大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中一颗螺丝钉。当每个人的人生理想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一定会变为现实。

    未来几年,小微企业和农村将成为经济转型攻坚期的主力,这几乎已经是业内的共识。作为螺丝钉的一部分,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贫困农户也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推力。但是,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力量?如何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小微企业融资难?农村金融改革难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社会资源匮乏,也缺少实物资产,用传统的抵押担保的方式来筹措资金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实现理想的资金从何而来?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建立在普惠信用理念基础之上的普惠金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普惠金融是联合国系统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运用的词汇,它所关注的是在过去所未能享受到传统金融机构有效服务的这部分群体。相比传统金融机构多关注国企、大中型企业,普惠金融更愿意去关注那些未被重视的“小微群体”。

    国外的先进经验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比如在发展中国家,有几十年信用历史的拉丁美洲、南亚和东南亚,很多小额信贷机构通过信用筹措资金,帮助了几百万、上千万的小微企业主和贫困农户。这些实践彻底打破了传统“信用是建立在财富、建立在抵押物的基础上”的观念。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建立在普惠信用理念基础之上的普惠金融体系,能有效的为社会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释放信用价值,宜信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信用是每个人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本。然而在中国,占社会绝大多数的草根阶层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他们本应拥有的信用价值。从某种角度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整体信用,是各种社会主体基于契约精神而组成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信用属于道德范畴,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信用意识。由于忽视了信用的使用价值,造成失信的机会成本过低。通过建立、释放和创造信用价值,将有助于降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有助于获得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并且创造出新的经济价值和和社会价值。

    作为中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先行者,宜信敢为人先,在中国信用贫乏的现状下,提出了“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理念,推广普惠信用、普惠金融的理念。通过模式创新,宜信在普惠金融领域走出了可行之路。对于宜信的借款人来说,他们通过信用获得资金和诸多增值服务,实现学习提升和价值创造的机会;对于宜信的出借人而言,他们既通过信用获取收益,又给予了别人提升的机会,获得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回报;对于宜信的投资者来说,宜信以诚信的方式、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了个性化服务;而对于宜信人而言,宜信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普惠信用和普惠金融,使他们成为普惠金融事业的践行者。截止目前,宜信已经帮助10多万名信用人群改变了生活,甚至是命运。

    信用是宜信始终秉承的信念,是宜信成长发展的驱动力,是宜信不断创新的根基。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