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夜景璀璨美丽。新华社发
昨日最新发布的第13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79个金融中心排名中,伦敦、纽约、香港和新加坡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上海、深圳和北京三大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则分别排名第24、第38和第58位,分别比上期下滑了5位、6位和15位。
对此,长期跟踪研究这一课题的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金融和现代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建森博士分析表示,内地金融中心在这一综合了全球金融专业人士判断的排名表上位列的变化,一方面显示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在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国际化程度方面与国际先进金融中心相比仍有巨大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近年来国际金融界人士对“中国外汇管制及金融开放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
国际金融中心历来是全球瞩目的焦点,也是体现各国各地区金融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的最权威发布,该项研究由伦敦金融城联手英国专业机构Zyen公司展开,从2007年3月开始定期公开发布GFCI(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每六个月更新一次,以连续反映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的动态变化与排名。
“中国内地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受制于目前的金融开放程度。”接受调查的国际金融界人士提出上述观点,但他们在调查中普遍认为,基于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趋势,中国和韩国金融中心有望成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的领导者,中国香港一直保持着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且与伦敦、纽约的差距越来越小;首尔排名不断上升,以至在上一期指数中取代东京地位排名全球第六位。本期排名上海、深圳和北京金融中心出现了与中国内地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的地位下滑,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在中国内地目前的金融开放政策下,国际金融机构很难“大施拳脚”,给予内地金融中心较低的评价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在调查中,国际金融专业人士也普遍表示,随着中国内地逐渐放开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从中长期视角看,内地金融中心有望在未来迎来一个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关
新闻
深圳金融中心
发展比较优势明显
记者采访获悉,深圳自2009年9月份首次加入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以来已历经八期评价,其得分和排名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深圳于2009年3月第五期GFCI正式进入评价体系,其首次的综合得分为695分,仅次于伦敦、纽约、香港和新加坡四个金融中心,调查问卷的评价得分高达736分。此后,由于GFCI评价方法调整,加之近年来全球金融界人士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过分担忧以及对中国金融对外开放进度的疑虑等原因,深圳、上海、北京等中国内地金融中心得分和排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时,深圳在GFCI中所处位置分布着大量得分相近的金融中心,这也是深圳排名出现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Zyen公司提出了一份专门针对深圳金融中心的研究报告——《深圳金融中心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基于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地位》,在将深圳与香港、新加坡、首尔、日内瓦、波士顿、旧金山、蒙特利尔和上海等八个金融中心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深圳在迈向国际金融中心进程中的优劣因素,提出深圳金融中心将受益于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有望进军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前20位。
目前,国内城市围绕着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的深圳已经取得一定的先发优势。2012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19.2亿元,贡献税收599.7亿元,分别占深圳全市GDP和税收的14.3%和16.1%,成为深圳首屈一指的支柱产业,相关指标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
Zyen公司在报告中指出,伦敦、纽约和香港等国际大都市排在GFCI的前列是毫无意外的,这几个金融中心发展极为成功,国际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高,基础设施良好,商业环境优异,拥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对世界各地优秀人才拥有极强的吸引力。对深圳而言,其总体发展有利于提高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分析发现,深圳在运营成本、股票市场、经济发展潜力和商业活动、宏观经济环境、国际市场接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但在城市知名度、基础设施、金融制度、法规、政府规模和效率等方面存在劣势。
报告提出,未来深圳金融中心的发展将系于国际化,深圳应努力把握前海开放开发的历史机遇,对照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先进金融中心,持续提高国际知名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和法规环境并对国际金融机构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在中国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力争在全球金融中心体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