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社保体制改革方案已有原则方向 提高企业养老金

2013年03月27日 10:08   来源:燕赵晚报   

    新晋财政部长的“社保漏洞”论,再度引发舆论对社保体制的关注。

    记者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针对社保体制改革具体方案已经有了原则和方向,研究包括养老金双轨制在内的一系列社保“漏洞”,正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接近人社部人士表示,具体的征求意见稿会在适当的时候发布出来。去年11月,人社部关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公开征求意见,就是整个综合性方案的一部分。

    除了养老金双轨制待遇差别问题外,这个综合方案还包括应对老龄化的资金安排,养老金空账、投资运营、转移接续问题,退休年龄问题。在发展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上,还将就如何发展企业年金、大病保险等出台新的意见。                                                      据人民网

    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我们各方面的制度漏洞太多,社会保险方面的制度漏洞太多,如果我们不把这些制度的漏洞堵上,提供一些有约束、有激励的机制的安排,包括管理的方式,给多少钱也会吃光。”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

    目前,社保资金没有形成全国统筹、投资保值体系不健全、事业单位改革拖后腿等问题,一直是社保体制难以跨越的障碍,弥补这些缺陷的直接办法就是财政补贴。

    以2011年为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约为4000亿元,但当年养老金财政补贴2200多亿元,还有1800亿元的非正常缴费收入。如果剔除财政补贴和非正常缴费收入,正常缴费只能仅仅抵消支出。

    由于地区之间养老金结余情况不同,发达地区如广东等地盈余巨大,绝大部分西部地区仍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主要依靠财政补贴。

    养老金尚未实现全国统筹,广东等省份的余额,不能转移给西部收不抵支的省份,财政必须要拿出两千多亿来补贴分割的养老制度,主要流向那些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

    “这两千亿看起来补贴了西部省份,但本质上是补贴给了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实际上是留在了少数几个盈余大户省,年复一年存在下去。”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

    长期以来社保重融资补贴,轻投资保值增值的管理方式,使得补贴从1998年的24亿到2011年的2272亿;从占GDP的0.03%到0.42%,现在的结余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财政补贴。

    一方面是财政累计对收不抵支地区万亿元补贴,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社保金躺在银行内缩水。没有解决保值增值问题,银行利率跑不赢CPI,就意味着社保资金一直在缩水,而且养老金的基数越大,缩水越多。

    据相关人士透露,按照方案设计,在提高社保统筹层次上,将逐步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提高企业养老金

    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达到3.6万多亿元,业内人士预计,到2013年末将达到4.09万多亿元。社保基金规模日益巨大,如果不通过改革填补自身的漏洞,未来财政对社保补贴力不从心。

    “国家一定要加快这一制度的全国统筹步伐,为基金集中管理并有效投资创造条件,尽快制定专门的投资法律或法规,否则,基金贬值的风险将持续扩张。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呼吁重视基金贬值问题的原因。”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表示。

    根据财政部预算报告,在社保基金累计结余增加的同时,今年全国社保基金当期收支结余将比2012年下降1000亿,据相关人士介绍,主要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收支结余的下降,养老金的支付额将大幅增长。

    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推进,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

    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今年的中央预算安排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继续增长,按照10%左右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为不同制度下的养老金并轨,打下基础。

    “从长远看,由政府财政补贴的社保制度不可持续,各个参数都需要调整,否则将存在严峻的财务风险,必须改革。”郑秉文表示。

    据悉,在调整企业社保制度的同时,解决双轨制方案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