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是“椭圆形”

2013年03月22日 08:29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丁 鑫

  社会保障在调节收入分配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框架也已基本建立。

  “我们需要把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要继续增强,使社会保障成为真正缩小贫富差距的利器。”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郭士征表示,我国的收入分配结构长期处于不对称的“杠铃型”,虽经多年努力但依然处于“金字塔型”状态,理想的分配结构即“椭圆形”仍远未成型。

  郭士征指出,在收入分配结构的转型中,社会保障作用独特,由于社会保障的导向是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因此在收入分配中特别对提“低”促“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论是社会救助还是社会保险等,都通过收入的垂直再分配,使国民收入从高收入向中低收入阶层流动,从而为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作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宋宝安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社会保障调解收入分配的作用完全必要。由于市场经济通行的是效率优先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初次分配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只有靠社会保障这个二次分配制度,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调解收入分配。

  对于社会保障将通过何种方式来调节收入分配,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褚福灵指出,在初次分配基础上,以扶贫济困为己任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社会保障是扶贫济困的制度安排,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主要表现是社会救助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险通过制度设计、社会福利通过专项服务、扶贫开发通过专项投入、慈善事业通过善款捐助、就业援助通过专项补贴、住房保障通过专项基金等七个方面来调节收入分配。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对于未来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道路指出,第一,启动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改革,增强公平性;第二,行政人员成本应该列入基金成本,扩大社保队伍;第三,调整各项制度参数,提高财务可持续性,包括调整提高退休年龄的参数;第四,引入市场因素。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