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也在这一天拉开大幕。当前,人们对于确保饮水安全、遏制水质污染、提高用水效率等问题十分关注,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加以解决——
正视水资源困境
当前,我国西南一些地方正遭受春旱威胁,干旱的土地“张开了口”,无声地诉说着对水的渴望。
近年来,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和困境日渐增多。许多河流或干涸见底,或因污染等原因变了颜色和味道。水少、水脏已成为我国水资源的现实。从量上说,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西南地区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水低田高,用水困难;一向水丰的南方也频遭季节性干旱。从水质来说,水污染事件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的趋势。
粗放的用水方式,导致水资源浪费的行为大量存在。比如农业方面,全国每年3600亿立方米左右的农业灌溉取用水量中,未有效利用的水量相当于几条黄河;工业方面,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至4倍;生活用水方面,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约为20%。在一些缺水的“重灾区”,洗浴中心、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行业肆意挥霍水资源,还有一些城市热衷于水景观建设,用水大手大脚。目前,我国年平均缺水量为500多亿立方米,按照现有的用水方式,水困之势已形成并将加重。
当前,最为关键的是加紧制订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工作制订行动指南
完善制度“硬约束”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仅有保护意识还不够。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陈明说,要从根本上创新思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用硬约束、硬手段把节约与保护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陈明介绍说,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明确水资源管理的“底线”。要把“三条红线”的目标落在实处,关键在于建立明确的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只有明确了管理责任主体,才能避免地方“争抢水资源利益,推诿水资源责任”现象,规范责任主体的行为。同时,还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对各项目标的推进情况进行监管。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明确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明确各地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考核内容、奖惩措施等,标志着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加紧制订考核工作实施方案,为落实工作制订行动指南。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还需要借助市场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
借助市场调控手段
有专家提出,虽然许多人每月都要缴水费,但因为水价相对低廉,容易让人忽略水的商品属性,更没有把水真正视作宝贵资源。因此,建议在提高宣传力度、创新制度设计的同时,进一步借助市场化调节手段帮忙,促进社会节水意识的提高。
一方面,需要加快理顺水价结构,建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用水的水价机制。记者了解到,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将分行业、分类别对水价进行改革。如工业用水,将采用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对超额用水设置惩罚性水价。
另一方面,水利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培育水市场和开展水权交易工作。目前,宁夏、内蒙古等地已经在这些方面开展了有益探索。在国家分配的黄河用水指标已经用完的情况下,有较大用水需求的工业企业可出钱投资农业灌区改造,将灌区节省下的水量转让给企业生产使用。这种借助市场手段的水资源配置方式,或将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