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富力地产公布2012年度全年业绩

2013年03月21日 07:35   来源:京华时报    

  ◎营业额增加11%至303.7亿元

  ◎净利润增加17%至56.6亿元

  ◎2013年协议销售目标增加23%至420亿元

  □主要业绩摘要

  ·营业额增加11%至人民币303.7亿元

  ·净利润增加17%至人民币56.6亿元

  ·物业发展利润增加18%至人民币53.3亿元

  ·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5元

  ·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达2862万平方米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富力地产或连同其附属公司集团;股票编号:2777)3月20日公布截至2012年12月31日年度的综合业绩。

  回顾年内,集团的总营业额为人民币303.7亿元(增长11%)。物业发展的营业额增长11%,占总营业额的92%。来自物业投资及酒店管理业务的营业额则分别增加28%及10%。净利润为人民币56.6亿元(增长17%),主要由于集团的核心业务物业发展业绩有所提升。回顾年内,实现的协议销售额为人民币322.0亿元(增长13%),销售可售面积为288万平方米(增长32%)。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5元。

  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先生表示:“尽管房地产市场的营商环境面对不少挑战,富力凭借集团适时调整策略,把握自刚性需求释放后得到逐步改善的房地产市场,并扩展至较高端物业以至投资型物业的商机,推动集团整体业务录得稳定的增长。”

  集团协议销售来自14个城市及地区,较去年增添了两个城市,包括哈尔滨及大同。在集团提供刚需型物业的城市,协议销售录得大幅增长,包括太原增长92%、重庆增长73%及西安增长26%,这三个城市合共录得协议销售总额达到人民币56.9亿元。广州的协议销售在所有城市中保持最高,为人民币84.4亿元。整体来说,协议销售的建筑面积由219万平方米增长32%至288万平方米。物业价格方面,整体平均售价由销售组合决定,由于迎合刚性需求的物业类型占销售物业的比重增加,平均售价由去年每平方米人民币13,040元下跌至每平方米人民币11,200元。

  集团的投资物业组合及酒店营运业务,于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下,仍取得稳定增长。酒店收入为人民币约8.3亿元(增长10%)。集团的第五及第六家酒店,惠州富力万丽酒店及重庆富力凯悦酒店分别于2012年4月及8月开业,进一步增强集团投资物业组合。集团的写字楼及购物商场,尤其是北京富力中心、北京富力广场、广州富力中心及成都天汇购物商场,均受益于其所在地区的稳定成熟营商环境及物业管理和营运效应的持续改善。

  土地储备方面,集团一直投入大量资源不断搜寻适合的新土地。集团已就土地收购采纳严格的标准,要求所收购的任何土地不仅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可观的发展潜力、贴合集团的整体业务规划,并且由购入至开始销售周期较短。回顾年内,集团的土地储备添置四幅土地,总建筑面积为153.2万平方米。其中一幅土地位于北京的马驹桥镇,总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另一块土地位于广州南沙新区,总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集团在15个城市拥有总建筑面积达2,862万平方米的优质土地储备,确保足够未来项目开发所用。

  □前景

  2013年2月出台的“新国五条”,其影响现时或尚难以衡量。尽管新措施可能产生不确定性,然而集团的策略历经考验,于顺境或逆境的经营环境中也能引领集团前进,有助实现其可持续稳健发展。

  李思廉总结:“2013年,我们会继续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们于2013年的协议销售目标为人民币420亿元,较2012年的协议销售增加约23%,增长速度较过去三年为快。此协议销售目标由配合精心部署的营销及扩大在建总建筑面积所支持。销售目标将从15个城市中销售42个项目实现。凭借集团多年来所建立的雄厚根基和其在中国各地的优质房地产项目,我们将把握中国城填化持续推进对物业刚性需求带来的机遇,为股东带来最大的回报。”

  □公司资料

  富力地产成立于1994年,是全国主要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之一,集中开发及销售中档至高档房地产项目,以中等至中高等收入居民为目标客户群。时至今日,富力地产的业务已经由基地广州扩展到了其他14个城市和地区,包括北京及周边、天津、上海及周边、杭州、西安、重庆、海南、太原、沈阳、惠州、南京、成都、哈尔滨和大同,从而令公司的规模更上一层楼。除了开发及销售优质私人住宅物业外,公司亦开发、销售和出租商用及办公物业,以及从事其他房地产相关配套服务,包括建筑与工程设计、工程监管、物业管理及房地产代理服务。最近,富力地产的开发项目更趋多元化,业务范围已扩展至酒店及商场,如今,我们拥有6家已投入运营的酒店,包括广州的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和富力君悦大酒店,北京的富力万丽酒店和前门富力智选假日酒店,惠州富力万丽酒店,以及重庆富力凯悦酒店。


(责任编辑:朱丹)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