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山东海化一年内坏账竟零计提 公司称多年未出错

2013年03月11日 07:07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对于山东海化来说,2012年的业绩不尽如人意,公司净利润报亏5.2亿元,同比下降233.74%。除了净利润大幅亏损之外,更有媒体质疑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高达1.6亿元,占据公司总体应收账款逾70%,公司却没有对该部分应收账款计提任何坏账准备,有虚增利润的嫌疑。

  对此质疑,公司内部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公司对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零计提主要是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几年前公司的会计政策就变更为,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零计提。”

  上述人士同时表示,公司并不是因为2012年亏损才调整了会计政策。“2012年公司亏损5.2亿元,即使调整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为零计提,对利润也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

  零计提不为虚增利润

  日前,有报道质疑山东海化一年以内应收账款“零计提”,有虚增利润的嫌疑。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山东海化2012年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为1.6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逾70%。

  如果按照同行业大多数公司采用5%的坏账计提比例来计算,公司应计提795万元,扣除所得税影响,涉嫌虚增当期利润596.25万元,公司的亏损额度将进一步扩大。

  对此质疑,上述公司内部人士解释称:“公司早在2011年就变更了会计政策,按照政策,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是不计提的。”

  记者了解到,山东海化曾于2011年10月发布“关于变更坏账准备会计估计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变更前采用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一年以内(含一年)计提5%;变更后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一年以内(含一年)计提0%。

  对于变更原因,公司董事会解释称,为了有效抵御和防范因市场变化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各类风险,增强公司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更加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公司董事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谨慎经营、有效防范资产损失风险的原则,决定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管理制度》中有关应收款项的坏帐准备计提比例进行变更。

  上述人士向记者解释道:“公司2012年亏损5.2亿元,即使因为不计提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而增加利润,对公司的净利润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公司绝对没有为了虚增利润而变更会计政策。”

  零计提乃公司个例

  虽然公司如此解释,但有不愿具名注册会计师向记者分析,从历年财报可以看出,山东海化一年以内应收账款占比较高,如果不用计提坏账,能够给公司减少不少损失。

  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2011年、2012年上半年、2012年,公司1年以内应收账款分别为1.9亿元、1.53亿元、2.32亿元、1.59亿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7.59%、68.79%、76.49%、71.65%。

  不仅如此,记者还查阅了几家目前已公布年报的同行业上市公司,其年报中均将一年以内应收账款计提比例设定为5%。如金牛化工、和邦股份、三友化工、青岛碱业、中泰化学及英力特,均将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计提标准设定在5%。

  当记者询问山东海化为何和其他同行业上市公司计提方式不同时,上述公司内部人士解释称,一个企业一个情况,要依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定。“变更会计政策主要是因为公司的客户多为长期合作的固定客户。公司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这么多年从未出差错,因此,公司才会变更一年以内应收账款为零计提。”

  主营业务纯碱亏本经营

  其实,正如上述山东海化内部人士所说,在公司2012年净利润报亏5.2亿元的前提下,一年以内应收账款是否计提对公司业绩已经起不到太大作用了。

  年报显示,2012年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9.43亿元,利润总额-7.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2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34.39%、247.50%、233.74%。公司称,受经济环境影响公司主营业务下降,公司产品价格及销量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公司内部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公司2012年巨亏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纯碱的大幅亏损。

  纯碱业务在山东海化营业总收入中占比高达58.17%,但纯碱2012年的毛利率却是-1.07%,可以说,2012年公司纯碱业务一直在亏本经营。

  对于这一情况,上述公司人士也颇感无奈:“公司纯碱产量近300万吨,根本无法停工改为其他项目,只能亏本经营,我们也希望房地产政策能够放宽。”

  虽然2012年的亏损已经是既定事实,但未来的发展,业界人士却比较看好。民族证券齐求实认为,纯碱是玻璃的重要原料,未来城镇化的推进对玻璃等建材的需求拉动效果明显,公司作为纯碱行业每股对应产能最大的公司,弹性十足。

  华泰证券吴剑平分析,2012年公司业绩和股价均已跌至近年低点。未来公司股价的刺激因素是纯碱价格的上涨,纯碱价格每上涨100元,将使纯碱毛利率提升10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