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股改收官 厦门国际银行变身中资城商行

2013年03月05日 0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吕 东

  随着厦门国际银行顺利完成股改工作,厦门市第二个城市商业银行也就此诞生。通过原有股权转让和引入新投资者增资扩股,厦门国际银行最终摘掉了中外合资银行的“帽子”,在满足了中资城商行股权结构要求后,该行上市计划将有望进一步推进。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厦门国际银行资产规模跨越2000亿元大关。而随着厦门市迎来第二家本地城商行,厦门银行与厦门国际银行之间的“德比”竞赛,也将拉开帷幕。

  厦门国际银行变身中资城商行

  日前,福建国资委网站对外发布消息,厦门国际银行已于2013年1月31日办理完成股东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顺利完成股改工作。厦门国际银行股改的收官,也标志着该行完成了作为中外合资银行向中资城商行的转身。在满足了中资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要求后,目前,厦门国际银行注册资本已增至20.043亿元,外资股比已降至24.93%,公司组织形式已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是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总部设在厦门,该行股东分别有工商银行、福建投资企业集团公司、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闽信集团有限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该行在香港、澳门分别设有附属机构——厦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澳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头顶合资银行之名,厦门国际银行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多年来,厦门国际银行始终就积极推进其本土化的进程进行着细致的筹备,并于去年3月成功举行了增资扩股签约仪式,最终在今年1月31日制掉了中外合资的“帽子”。

  外资持股比例降至红线内

  成为本土城商行,对于厦门国际银行另一个最重要的好处则是其规划已久的上市计划,将有望借此提速。早在2005年,厦门国际银行争取实现IPO的消息就开始出现。但由于合资银行的性质,硬件的缺失让厦门国际银行上市始终是浮于空中。对于迫切希望实现上市的厦门国际银行来说,若想实现这一夙愿,改制成为本土银行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按照监管规定,外资持股内地银行股权合计不得超过25%,已转身中资银行的厦门国际银行若想日后顺利上市,将外资持股比例降至这一红线之内至关重要。厦门国际银行相关人士早前在按受采访时曾指出,该行上市的主要障碍就是外次持股比例过高,若要顺利上市就必须通过增资扩股,将外资股本降低至25%以内。此前,厦门国际银行外资所占比例超过50%,而在完成股改工作后,该行外资股比例已降至24.93%,这也为其上市清除了一大障碍。

  早在厦门国际银行股改完成之前,其上市计划就一直受到了福建省相关部门的支持。福建省国资委制定2012年省属企业发展目标时,就曾表示,力争厦门国际银行尽快上市。

  此外,福建省政府去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厦门国际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增资扩股、发行次级债以及上市融资等多种渠道增强资本实力。

  与厦门银行“德比”竞赛

  厦门国际银行的成功改制,不但让国内银行再添新军,也让厦门市继厦门银行后,又迎来了一家本土城商行。由于厦门国际银行与厦门银行均属城商行,这两家银行“德比”竞争也将拉开帷幕。对比两家同处厦门的城商行数据不难发现,虽然无论资本规模及盈利能力上,厦门国际银行遥遥领先,但其2011年净利润增幅仅为9.62%,远小于厦门银行177.47%的水平。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正是曾经头顶合资银行帽子,使得该行盈利能力增长遇到瓶颈。

  截至2011年底,厦门银行总资产达到700.81亿元,同比增长32.49%;每股净资产2.84元;实现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增长177.47%;不良贷款余额1.37亿元,不良贷款率1.03%,继续保持双降;拨备覆盖率359.68%,同比提高146.18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4.56%和13.18%;全行总资产、存款、贷款规模分别突破700亿元、530亿元和130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继续保持双降。

  厦门国际银行截至2011年末的总资产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50.96亿元,同比增长48.23%;2011年实现净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9.62%。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厦门国际银行资产规模跨越2000亿元大关。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