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微博揽才渐成新宠——微招聘 你准备好了吗

2013年03月04日 08:28   来源:浙江日报   

  本报杭州3月3日讯 “公交公司招收司机啦!”“招兵买马:本甜品店招甜品师傅,求扩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们在哪呢?”……看到这些激情飞扬、俏皮可爱的招工信息,年轻的求职者,你们是否会动心呢?

  答案是肯定的。记者今天在各大微博中搜索发现,几乎每条微招聘信息都有不同数量的回应和转发,少则四五条,多则上百条。继人才市场招聘、求职网站招聘之后,微博已成为许多单位商家寻觅人才的宝地,也成了许多年轻人青睐的求职场所。

  商家:

  两天完成招聘任务

  记者在新浪微博输入“微招聘”发现,仅浙江地区每天就要发布10条以上内容各不相同的招聘微博。2月25日中午11时,杭州一家咖啡店的合伙人章立,在自己店的官方微博里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为即将开张的两家新店招聘咖啡师和服务人员。

  这是这个微博启用近两年来,第一次使用微博招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章立说,以前咖啡店招聘都是在店里贴个广告,考虑到这次招聘人数比较多,他们便在求职网站上发布了用人信息,但是收效甚微,“不知道是不是看的人太杂,和咖啡行业没有什么相关性,所以几乎没什么人打来应聘电话。”

  考虑到自家的官方微博粉丝有4480人,而且多是关心咖啡店产品的,章立决定在微博上第一次发布求职信息。没想到发布信息20分钟不到,就有博友转发、评论。

  “速度很快。”这是章立第一次使用微博招聘的直接感受,“求职者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马上私信我们。”而且,这种信息沟通,不仅发生在商家和单个求职者之间,对于一些共性问题,章立也能马上发布微博,向所有博友作出解释。

  “现在,我们基本达成意向的就有6人,首期咖啡师学徒招聘差不多快招满了。”章立高兴地告诉记者。

  求职:

  一周转发量达十万

  微博招聘受到许多单位、商家的青睐,记者在新浪微博发现,仅所在地在浙江、以“招聘”为主要功能的微博就有500多个,这还不包括一些企业商家以个人名义发布招聘信息。而通过微博去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一种选择。

  去年下半年以来,杭州下沙一所高校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张明慧和同学不断进行着这样的尝试。对他们来说,现在求职除了准备纸质简历、电子版简历以外,为了应对微招聘,还要特别准备一份140字以内、特点鲜明的微简历。除了主动@给招聘单位,张明慧也在看到招聘信息后,不断私信给一些用人单位。

  “这是个机会,肯定要尝试一下。”张明慧说,然而对于微招聘和微简历的效果,他却并不乐观。“更多只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如果只靠短短140个字,不太可能很好地、完整地表现自己。”他的这种观点也代表了很多微求职者的心态。

  不过,如果好好动一番心思,微应聘的能量也不容小觑。今年1月中旬,新浪微博上有一份个人求职简历就异常火爆,转发量近10万。

  发简历的是广东一所高校外语专业的大四女生余博雅,记者看到,除了微博文字求转发以外,她还附带了一张图文并茂的图片,描述自己的大学经历、学习成绩和所获荣誉,简洁活泼,颇有创意。在发出微博后,有30多家单位向她伸出橄榄枝。

  专家:

  提防新的招聘陷阱

  不过,微招聘在诞生之后,除了受到应聘者的热捧外,也被善于抓住“商机”的网络骗子们盯上。家住绍兴市区新河弄的小陈就是受害者之一。

  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陈一直想寻找一份兼职工作。2月20日上午,他在浏览新浪微博时,看到一个粉丝达36万的博主,发布了一条关于招聘网络兼职业务员的信息。

  于是,在客服“小菜”的指点下,小陈先后网购4000元的电话充值卡,希望通过销售来赚取佣金。没想到,在把充值卡密码和账号发给“小菜”,以此报备工作量后,他不但被对方拉进了“黑名单”,而且此前的招聘微博也被删除。小陈这才意识到,之前买卡所花费的4000元已经成为泡影。

  对此,当地公安部门提醒,因微博信息来源的真实性难辨,求职者在通过微博求职时,要对招聘方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仔细甄别是否属于虚假信息、诈骗信息,以免被骗或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对于微招聘,不少专业人士持审慎的态度。浙江一家IT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认为,微招聘增加了一个了解招聘者的途径,通过一个人的微博可以了解应聘者的性格、爱好等大致情况,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招聘者和求职者都要更谨慎。


(责任编辑:王笑雨)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