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B股昔日“鸡肋” 能否变成“盛宴”?

2013年02月27日 08:46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推出首单“B转A”预案之后,东电B连续三个交易日封于涨停。而在此之前,“转板”预期曾推动沪深B指创出“十五连阳”的惊人纪录。

  多年来备受冷落的B股市场,如今回到了中国股市的聚光灯下。曾经的“鸡肋”,果真会如投资者们所期盼的那样,变成一场诱人的“盛宴”么?

  B股市场的前世今生

  1992年2月21日,首只人民币特种股票电真空B问世。在此后的数年间,B股市场的确在吸引海外资本方面发挥过特殊的作用。然而,伴随大量内地企业登陆以香港为代表的境外市场,B股市场风光不再。

  自2004年京东方B上市之后,B股市场融资功能基本丧失。截至目前,不计算暂停交易的ST轻骑B,沪深两市共有106只B股。而按照2013年2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沪市B股流通市值为859.83亿元,仅为同期沪市A股的0.63%;当天沪市B股总成交金额为4.23亿元,占当日沪市总成交量的比例不足0.5%。

  国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世彤表示,与迅速扩容的A股市场相比,被边缘化的B股渐成嚼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沪深B股以美元或港币为清算货币,这一机制限制了更多投资者的进入。对境内居民开放之后,外资的逐步撤离使得B股市场成了本土投资者一场应者寥寥的“自娱自乐”。而参与者寡、流动性差的恶性循环,甚至令B股成为一些专家眼中的“僵尸市场”。

  如今,随着中集B成功变身H股,“转板”成为摆在B股面前一条可行的出路。

  “转板”预期提供想象空间

  2012年末,“转板”预期甚至直接推动B股上演了一波有史以来最抢眼的“转板行情”。

  2012年12月14日,上证B指录得2.36%的较大涨幅,并由此拉开了“十五连阳”的凌厉升势。震荡上行的态势在2013年新春伊始得以延续,直至2月18日上摸288.09点的阶段新高,不足40个交易日上证B指累计涨幅接近三成。

  一度被视为“鸡肋”的B股市场,似乎转眼之间成了一场值得期待的“盛宴”。

  投资者对B股的狂热,并非没有来由。早在去年8月,港交所高层就曾公开表示,“张开双臂欢迎B股转板H股”。在转板预期推动下,万科B的股价岁末年初从12元附近一路狂奔至17元以上。

  而作为解决B股市场的另一条路径设计,“B转A”更给予投资者巨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沪深两市85家“A+B”公司中,除万科B、海航B外,其余B股价格均低于相应A股,平均折价率达到38%。其中最高的中纺B较S中纺机折价约七成。

  这意味着,一旦“B转A”成行,投资者持有的B股股票将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事实上,无论是“B转H”还是“B转A”,都已经初获进展。继去年末中集B成功转至H股后,今年2月18日B股龙头公司万科发布公告称,公司B股转H股的申请已经获得证监会及港交所受理。

  东电B则于近日宣布,第一大股东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拟以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合并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从而实现浙能集团电力主业在A股市场的整体上市。吸收合并完成后,东电B股将注销退市。

  转轨之路或非一帆风顺

  不过,在许多市场人士眼中,“B转H”之路或许不像看起来那么美。

  国开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世彤表示,B股市场上绩优企业的持股多为外资,且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发行H股,因而不存在BH折价或溢价的问题,其“B转H”的方案较易获得通过。但就整体而言,完全转板的难度非常大。

  港交所方面也表示,“B转H”的大前提是整个过程需符合相关的上市条例。而按照一些投行机构的估计,百余只B股中符合转板条件的仅有40余只。

  首单“B转A”赢得的也并非一片叫好声。大股东吸收合并预案发布之后,东电B连续三个交易日封于涨停位置,指责之声也接踵而至。

  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这一方案在换股时采用净资产折价,上市时按照市盈率折价,前低后高导致原B股投资者质疑其利益受到损害。此外,东电B复牌后连续涨停,导致以保护投资者为初衷的现金选择权形同虚设。

  沪深两市80余家“A+B”公司的转轨同样面临困扰。李世彤分析认为,上述公司中折价率偏低甚至溢价的普遍市盈率较低,而折价率偏高的,则多数为微利甚至亏损企业。从这个角度而言,即使“B转A”得以顺利实现,公司未来的盈利状况也并不乐观。另外,不排除部分公司存在转板失败而退市的可能。

  一些市场人士表示,无论采用哪种模式解决B股市场的历史遗漏问题,都必须遵循几大原则,即对A股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最大限度保证B股股东利益,且不制造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如此看来,曾经的“鸡肋”并不能轻易地变成一场诱人“盛宴”。要为B股选择一个完美的来世,市场参与各方仍需更加智慧、更加审慎。

  (据新华社上海2月26日电)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