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我国电子信息业将加快兼并重组

2013年02月19日 07: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列世界第二,但专家认为,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相对小而散,产业发展仍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而通过推进兼并重组,有利于整合资源、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资源整合及产业融合

    根据前段时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电子信息行业到2015年,要形成5-8家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努力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大企业。同时,要以资本为纽带推进资源整合及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和形成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品牌知名度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大公司。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国。据统计,2011年我国彩电、手机、计算机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出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48.8%、70.6%和90.6%。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0%左右,2015年超过10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企业经营能力和一些海外知名跨国公司相比仍存较大差距,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年利润总额现在尚不抵美国苹果公司一家企业的年利润。再如集成电路行业,中国近500家IC设计公司,总销售额也远不如全球最大IC设计企业高通公司。

    研究机构ID C中国行业研究与咨询服务部助理副总裁武连峰向记者表示,国家一直想把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在这方面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先做强再考虑做大,另一个是先做大再考虑做强。“现在来看国家是希望先通过做大企业规模,拥有一定规模的体量后,再争取在某些领域做强。这对企业往产业链高端环节走、实现转型升级目标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促进。”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已不断加快,大企业并购和基础领域整合频现。据赛迪智库统计,企业并购数量由2007年的99起,增长到2010年的126起;并购交易金额由2007年的1546606.49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1688197.85万元。

    在专家看来,工信部等此次提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有助行业内一些大型企业尽快扩充企业规模,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进而有可能在核心技术和基础电子产品上实现突破。

    面临核心技术不足难题

    核心技术不足是长期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痼疾。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多年来形成了“上游边缘化、下游低端化”的不利局面:上游承担高能耗、高污染的材料粗加工;中游承担资源消耗高、人力成本高的整机外围零配件和SoC芯片外围元器件的制造;下游则按中国市场需求集成外国核心技术,将外国创造的技术附加值在中国市场上变现,并赚取微薄收益。

    在目前中国的电子信息行业,跨国公司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高端市场。高端芯片、核心电子元器件领域也未有竞争优势特别明显的国际级企业产生。在这些关键领域内,我国目前并不掌握核心技术,这使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深陷“缺芯少魂”的困境,沦为国际产业链竞争的打工者。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15%以上,但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国内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6.2%,而微软等跨国公司的利润率超过20%。

    武连峰表示,和苹果、三星等相比,国内电子信息企业在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另外,苹果、三星实现全球化经营,而中国企业真正走向全球化的企业相对较少,很多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缺少全球影响力。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吴基传不久前表示,由于不掌握关键技术,我国电子信息行业产业链内的企业集中在终端应用上,产品定位较为低端,而上游核心的芯片技术和高端市场则被跨国公司垄断。

    因此,专家认为,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是根本。兼并重组后产生的企业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将获取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和生态系统建设。

    为促进国内企业培育发展核心技术,《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提出,“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要超过5%;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累计总量达到130万件左右;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关键元器件、重要电子材料及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英策咨询近日发布的沪深300上市公司业绩预测,2012年沪深300中12家成规模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合计,将分获14.90%和3.15%的增长,与同组上市公司2011年营收及净利合计增长率20.42%和-2.91%相比,今年营收增长率有所下降。面对国际需求持续低迷,国内电子信息行业投资力度略显不足,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工信部在推进兼并重组指导意见中表示,接下来将推动产品制造与软件和信息服务融合、制造业与运营业融合,大量催生新产品、新业态,引导并加快产业链垂直整合进程,鼓励引导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并加快产业链垂直整合进程。

    专家认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想快速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是一个重要手段,但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是根本。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长期走的是以外资企业主导、加工贸易为主、外向型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在促进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包括产业链核心环节缺失,产业增长质量较差;对国际市场,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市场依赖程度高,不利于贸易的平衡,产业发展稳定性差;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等。

    因此,“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将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培育产业自主增长的内生动力,更加强调提高产业结构层次。“十二五”期间我国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这也为电子信息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拓墣产业研究所研究经理李永健建议,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应通过自身本土市场的支持,紧抓“微笑曲线”两端,强力垂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学习韩国三星成功之道,全力发展出拳头型公司,推出创新产品,并实现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再到“世界品牌”的跨越。

(责任编辑:王笑雨)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