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安倍经济学”无异饮鸩止渴

2013年02月07日 08:02   来源:东方网   

    第二次当选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近日给日本经济政策带来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已经开始引来越来越多人的反对,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的提前辞职事件,也许只是这种反对声音即将集中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在安倍的压力下,日本央行已于此前宣布设立2%的通胀目标,并为此采取更加激进的“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如此激进的经济政策在当今世界可谓绝无仅有,以至于国际市场观察家生生造出了一个“安倍经济学”,用来概括安倍当前推高通胀、赤字财政以及汇率贬值的经济主张。

    光大证券一份报告指出,此前能够以自己的名字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的国家领导人,还是1980年代的美国总统里根。当时,里根通过消减财政开支、减税、放松管制、控制货币增长等供给经济学政策,令美国成功摆脱了增长停滞、通胀高企的“滞涨”局面,里根的经济政策因此被称为“里根经济学”。但如今,“安倍经济学”显然与“里根经济学”背道而驰。

    “安倍经济学”能否将日本经济带出泥潭?表面上看,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对这种激进的政策正投以赞成票,但若以史为鉴,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企图依靠印刷货币的方式走出经济困境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幻想。

    早在2002年,伯南克就曾通过一篇演讲给日本开出药方,建议日本通过下调基准利率,购买长期国债和信用债券,以及大搞财政赤字等手段摆脱通货紧缩。美国次贷危机之后,伯南克当上美联储主席,将当初给日本开的药方用在了美国,然而,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后,美国经济依然不见明显好转,反而陷入无底的债务危机,愈发不可收拾。

    日本不仅没有看到美国这位“老师”正面临的困难,反而如法炮制,只图一时之快而置长期结构性问题于不顾,与美国一同导演货币战争。毫无疑问,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以邻为壑”之术终将被证明只是一招“饮鸩止渴”的臭棋,到药效真正发作之时,恐怕失去的已难以挽回,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责任编辑:刘雅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