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企业节俭办年会引尴尬 女子中大奖反倒贴好几千

2013年02月05日 17:50   来源:北京晚报   傅洋 赵莹莹

  年底企业开年会抽奖,本是为了犒劳员工和答谢客户,给大家送一份礼物和祝福。但由于今年节俭风起,一些公司年会也缩减了预算,出现了抽中礼品,但中奖者反而还要自己搭钱才能领奖的尴尬事。

  中大奖自己倒贴好几千

  年会上中了特等奖,但李小姐却根本乐不起来,要享受这份大奖自己搭的钱比奖品本身还高。

  不久前,在一家综合旅游集团的年会上,李小姐被抽到了特等奖——从三亚起航的邮轮,周围的朋友纷纷祝贺她,觉得今年运气实在不错。直到去兑奖,李小姐才发现,这个大奖要享受起来却有点难。

  首先,抽到的仅是一张邮轮的船票,只是船上住宿可免,但不包括岸上观光费用和签证费用。此外,日期仅仅限定在3个月之内,而这期间还包括一个春节长假。眼看春节来不及了,节日过后马上请假,也不好意思和老板提。最关键的是,礼品仅仅是邮轮券,从北京到三亚的往返机票,全都需要自理。

  李小姐算了一笔账:邮轮券2000元是赠送的,自己要掏的岸上观光费和签证费等杂项要2000多元,往返的机票一共要4000元,自己的岸上餐饮和购物也要花1000元。为了享受这个大奖,自己得搭上3倍于奖品价值的现金。

  派红包先交票后拿钱

  “亲们,你们谁有多余的发票呀?的票、加油票均可。求发票呀!”最近几天,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的卢小姐在好友圈里疯狂求发票,几乎到了逢人就问的痴狂状态,只可惜刚刚开年,谁手里也没有多余的发票。

  “哎,这都是年会闹的。”一直自诩中奖运气不佳的卢小姐,今年破天荒地在公司年会上中到了特等奖:4000元的现金红包。“公司今年节约成本,把一、二、三等奖都缩减成了护手霜、加湿器等小物件,就留了个特等奖的现金红包三个。”当主持人念出名字时,卢小姐高兴地当场蹦了起来。可第二天,当她拿着凭证去兑换奖品时,才发现这份红包大礼并不好拿:公司财务部门要求,必须先凑齐4000元的发票,什么时候交票什么时候兑现奖品。

  “不得已只能去买些暂时用不到的东西,这4000元的红包相当于是我自己给自己发的,还不如白拿一个加湿器呢”,卢小姐感叹说。

  iPhone5变成移动电源

  由于今年厉行节俭,不少单位的年会奖品也纷纷缩水了。日前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举办职工年会,传说中的大奖是“五凤”和东南亚海岛游,结果大家翘首以盼等来了抽奖,大奖却让人大跌眼镜——iPhone5变成了移动电源,东南亚海岛游居然变成了京郊农家乐。有的单位是奖品缩水,有的单位年会干脆取消了。记者了解到,在金融行业内,国寿、人保等大型“国字头”金融企业今年都取消了年会。金融街上的洲际酒店、威斯汀酒店告诉记者,今年已经临时取消了好多家大公司的年会,而这些公司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订好场地和餐饮了,都在1月中旬纷纷撤了单子。

  年会不管饭奖品是咸菜

  “年会放在周末的有木有?放在周末不算加班的有木有?周末开年会不算加班还不管饭的有木有!”周末参加完公司的年会,小冯果断地把QQ和MSN的签名都改成了“年会不管饭”,以纪念“史上最低调”的年会。

  “要说比拼节约低调,如果我们单位排第二,少有公司敢排第一。”小冯在一家传媒集团工作,报社今年把年会定在了下午4点到7点,游戏抽奖环节结束后正好是晚饭的点儿,可为了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报社有言在先,“今年不管饭”。

  “我们是饿着肚子参加完了年会,可悲伤的不止于此,而是那寒碜的奖品。”小冯告诉记者,年会的最低奖是咸菜礼盒一盒,里面装了一些笋干、酱菜,目测价格也就100元。“中了奖的同志们都觉得,拿着一盒咸菜回家,比不中奖还悲催。”


(责任编辑:向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