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联去年对小微企业进行调研,来自378个企业的问卷结果显示,73.1%的受访企业“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国家向中小企业提供的政策,62.7%的企业希望获得信息服务。致公党上海市委也有同类的调查,他们的调查对象中,82%认为自己“不了解中小企业优惠扶持政策”。
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局年年谈,“信息不对称”是高频词汇。可信息不对称,问题到底出在了哪儿?
三成企业靠“朋友介绍”获得政策信息
1月28日,市政协举行现场咨询活动,委员蒋颖路过市经信委的展台,停下来,拿起一本免费发放的《上海中小企业信息速递》。A4纸幅面的册子,86页,封面有栏目介绍,“政策早知道”、“宏观大方向”、“税务关注点”、“融资大观园”……政府部门的信息、权威机构的数据、专业媒体的前瞻报道都有了。
这本册子由市中小企业办定期编辑,免费发放到企业。中小企业办副主任宋晓辉说,册子发放量达11万,覆盖全市1/3的中小微企业。
“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蒋颖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的客户绝大部分是中小微企业,“总是有客户抱怨无处了解政策信息,我看这里面的内容就很实用。”说着,她留下名片,要求获得每期赠阅,“最好给我的客户也一人送一本”。
致公党上海市委向72家中小企业了解他们如何了解政策信息,34%的受访者的主渠道是报纸,21%的受访者通过招商、税务等部门了解,高达31%的受访者则回答“朋友介绍”——致公党在提案中评价这是一种“偶然性很大、接受面很小”的渠道。
“仔细算算,上海历年出台的和中小微企业相关的政策措施其实很多,但是信息的到达率、知晓率和利用率都很低。原因值得反思。”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双方面的,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
信息发布多头,用语过于“官方”
信息多头发布最容易让人迷糊。上海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委、金融办等很多部门都出台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不同部门和各级政府发布的内容,既有交叉重叠,也有衔接空白之处,要让企业从合适的平台甄别出有用的信息,实在有点为难人。
还有很多企业家反映,政府文件特定的“话语体系”让人头疼——企业家在消化信息之前,得先把“官话”翻译成“白话”,没有解读能力和研究时间的人只好知难而退;有些部门发布政策不顾操作性,不附上具体明确的操作过程,以至于43%的中小企业把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的原因归结为“条件苛刻、难以符合申请条件”或“申请办法复杂、过程冗长”。
种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了“信息盲区”。致公党上海市委建议,由市中小企业办集中收集、统一发布中小企业政策信息;各信息制定部门则要加强信息的可读性、操作性。
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时应该再向前走一步。很多中小微企业主表示,他们最喜欢的信息获取方式是邮件和短信。致公党上海市委在提案中建议上海开设统一的中小企业电子邮箱系统,对所有合法注册且有连续纳税记录的中小企业开放,及时发送政策文件、政策解读信息——既方便企业阅读、检索,还能提供便捷的反馈渠道。他们还建议,建立面向所有中小企业的短信发布平台,确保企业家第一时间收到相关提示。
“《中小企业信息速递》以前只有纸质版,现在已经开始发行网络版,可见信息发布方在适应发布对象的需要。反过来,企业家们是不是也可以更主动一点,多上网,寻找、筛选能帮到自己的信息?”市工商联建议“双方各进一步”,“市场瞬息万变,政府政策有长短期之分,有不同的行业针对性。怎么挑选、用好,最终还是要看企业自身。”
应建立中小微企业样本数据库
谈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避不开的话题。目前,银行贷款对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可望不可即——它们总是被过高的信贷标准、繁琐的信贷手续挡在门外。何以如此苛刻?担保机构、银行和投资公司给出的解释中总有一条:不了解、不信任。说到底,也和信息不对称有关。
“两会”上,很多经济领域的代表、委员认为,想缓解融资难,撇开其他方法不谈,单从“消除信息不对称”入手,就可以有所作为。
民革上海市委提出,可以考虑把纳税信用作为金融征信抵押物,用企业良好的纳税信用兑换银行贷款优惠,“建议银行和税务机关联手,把中小微企业的纳税信用记录、财务会计信用记录等纳入金融企业征信系统,对纳税信用级别比较高的企业,给予低利率、高额度的金融支持。”
“不光银行,其实政府、行业协会甚至中小微企业自身,对中小微企业都谈不上了解。”市工商联表示,小微企业是市场最基本的经济细胞,面广、量大、分散,它们的发展信息从未被全面客观掌握,也谈不上据此提供政策参考,并制定最理想的扶持措施。因此消除信息不对称还该有更大的动作,比如建立中小微企业样本数据库,一点一滴收集统计资源,形成了解中小微企业动态运行状况的基础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