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的“高调”将整个白酒行业一起拖下了水。
日前,因违背《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遭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查处后,茅台不得不“废弃”了12月18日经销商大会上发布的“限价令”,并取消对经销商的处罚。然而,在白酒行业中,厂商之间的价格约定已成常态,贵州茅台“限价令”遭整改事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1月17日,白酒行业另一巨头五粮液也发布声明,称受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调查,将彻底整改并撤销对经销商的处罚。
有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除了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外,国家发改委和部分省发改委正在对白酒行业主要企业的厂商价格约定关系进行调查,不排除还有更多酒企会被责令整改。
五粮液遭反垄断调查
1月15日,贵州茅台官方网站上刊登公告称,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和贵州省物价局对公司进行了检查,茅台决定取消违反《反垄断法》的营销政策,并依据《反垄断法》立即进行彻底整改。次日,贵州茅台撤销了处罚经销商的相关规定。
时隔一天,国内另一白酒龙头企业五粮液也受到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及四川发展改革委员会的检查,公司决定撤销相关处罚,并整改。
昨日,五粮液官网上发布公告称,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四川省发改委的检查情况,公司决定立即撤消《五粮液营销督查处理通报》文件,并严格依据《反垄断法》进行彻底整改,具体措施随后公布。
五粮液表示,公司将责令各区域营销中心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反垄断法》的学习,举一反三,认真查找和纠正凡与《反垄断法》相悖的有关文件和约定、协议等,在行业内带头遵守《反垄断法》,做好公司生产经营工作。
昨日,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智辅也接受了《证券日报》的采访,他表示,五粮液发布公告撤销违反《反垄断法》的《五粮液营销督查处理通报》,并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严格依据《反垄断法》进行彻底整改。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白酒行业存在的违法《反垄断法》行为进行监查,有利于规范酒业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利益,有利于促进中国白酒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五粮液诚恳接受国家发改委的督察,认真纠正错误。五粮液将责令各区域营销中心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彭智辅还表示,在此之前,企业对《反垄断法》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导致一些市场行为不规范。五粮液将以此为契机,在行业内带头遵守《反垄断法》,为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有助白酒价格理性回归
据了解,白酒行业中,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签订价格约定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多年来,厂家与经销商之间都维系着这种关系。不过,在行业发展上行阶段,这种关系双方互利,并没有多大冲突,但是,在行业下行阶段,价格的限制却很容易引发厂家和商家之间的矛盾。
如今,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开始介入,对违反《反垄断法》的白酒企业进行查处。那么,这样做对白酒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利弊几何呢?
一位从事多年营销工作的人士对记者表示,不仅白酒行业,国内绝大多数流通产品行业中都存在厂商约定价格的现象,特别是在服装行业、汽车、家电等行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厂商约定价格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保证价格有多高,而是要保证稳定的市场秩序。因为中国的市场较大,受流通成本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性市场存在价格差异,这种价格差异不利于市场的管控,制定统一零售价和统一市场指导价的方式,更利于市场秩序的管理。因此,厂商约定价格的这种行为是否构成垄断值得商榷。
而在深圳市世界观品牌营销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一颖看来,白酒行业中之所以存在厂商之间约定价格,是为了通过高端酒价格标杆效应达到几个目的,一是对其他品牌起到带动作用;二是为团购埋下伏笔;三是在形式上不会造成价格混乱,这三点也确实做到了。
事实上,酒厂与经销商之间的这种价格管控确实维护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对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塑化剂、军队限酒规定等事件影响,高端酒销售遇到压力,供需关系出现矛盾,价格管控的弊端也就显现出来。此时国家发改委进行价格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行业发展、消费者有利的。
谢一颖同时指出,从此次事件也可以看出,白酒企业对法律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特别是对《反垄断法》的了解相对少。这也是国内多数企业的短板问题,企业应该加强法律意识,“此次国家发改委出面干预白酒价格体系,对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将有助于白酒价格的理性回归。企业可以出台建议零售价,而不是把价格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