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临近春节 产业资本吹响减持号角

2013年01月14日 07:54   来源:经济导报   

    12日,加加食品(002650)和南洋股份(002212)发布减持公告,成为最新两家宣布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此前的11日,沪深两市有华丽家族(600503)、贝因美(002570)等7家公司发布减持公告,这也是近期单日以来减持公司最多的一天。

    与此前2000点下积极增持相比,股指尚未站上2300点,产业资本却更多地选择了出逃。

    从减持的情况来看,大宗交易成为众多上市公司大小非减持套现采用最多的渠道之一。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3日,在新年以来的8个交易日中,累计已有167家上市公司231次选择在大宗交易市场交易,折价率约为6%。“从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来看,居高不下的折价率更反映了大小非趁高跑路的心态。”13日,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价回暖、临近春节企业需求资金量增大,使减持逐渐走热。

    这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始。统计显示,今年全年涉及限售股解禁的上市公司共有793家,合计解禁股数约4392亿股,是去年的近3倍。其第一轮冲击就在今年1月,两市解禁总市值将达1517.15亿元。

    大宗交易平台成主要通道

    与公告减持总量相比,大宗交易平台的交易额要高出许多。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的8个交易日,上市公司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已累计成交约6.04亿元。

    交易火爆的背后,显示了股东们日渐强烈的减持意愿。“股市回暖、临近春节等因素,使得大宗交易在近期火爆了起来。”杨海表示,股价上升,产业资本得到了更多的溢价空间。

    “大宗交易平台通常是产业资本选择直接套现的重要通道,”杨海介绍说,相对于大小非股东的减持,大宗交易并不需要发出公告,更为便捷。

    导报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以来的大宗交易排行榜上,刚刚完成重组的*ST海龙(000677),累计成交2707.43万股,凭借2717.94万元的成交额,仅次于华丽家族,为列成交榜第二位。

    7日,*ST海龙出现4笔大宗交易,成交价均为3.31元,成交金额达8962万元。其中,最大一笔交易的成交数量为1054.43万股。由于*ST海龙的十大股东之一潍坊广澜投资公司持有的5991.56万股去年11月获得解禁,因此目前公司流通股东中持股超过5000万股的已有4名,近期发生的连串减持,暂难确定出自哪名股东之手。

    值得注意的是,*ST海龙自去年12月28日复牌交易以来,已连续拉出4个涨停,成为两市近期耀眼的牛股之一。

    中小板、创业板成主力军

    虽然A股在一个月时间里反弹近两成,但限售股解禁带来的套现压力也在逐渐攀升。

    11日,沪深两市7家上市公司扎堆公告遭遇股东减持。其中,华丽家族在发布业绩预减公告后3天内第二次遭到控股股东减持。

    市场的许多异动,也成为主要股东减持的佐证。12日,仅深交所就有川润股份(002272)、腾新食品(002702)等5家公司公布了高管辞职公告,此前一日,两市更是有超过10家公司公布了高管辞职的消息。

    导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去年12月至今,两市已有超过110家上市公司约140名高管辞职。其中,深市发生高管辞职的上市公司数量更是超过80家,占两市高管辞职上市公司总数的七成以上。

    “自去年以来,深交所高管辞职数量较多,主要原因与最近两年上市的创业板、中小板企业数量较多有关系,这些公司的高管相当部分都持有股份,不排除部分高管为了规避减持套现限制而辞职。”杨海表示。

    在这一轮减持潮中,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的解禁则为减持的绝对主力。统计显示,虽然去年12月产业资本增持金额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减持力度也不小:当月增持4.43亿元、减持46.34亿元,最终净减持41.91亿元,较去年11月大幅上升。

    今年解禁压力巨大

    统计显示,仅今年1月份就有超过40家创业板公司面临解禁压力,而今年全年有限售股解禁压力的创业板公司更是超过2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作出“年内不减持”的首批登陆28家创业板公司,其延期减持的承诺目前逐渐到期,这批限售股涉及30亿股左右的限售股。

    8日,朗科科技(300042)实际控制人邓国顺减持,或拉开创业板公司首发原始股解禁后遭遇控股股东减持的序幕。

    但是,1月只是一个开始。今年全年,沪市解禁市值约为1.3万亿元,深市主板约为2000亿元,中小板、创业板合计超过8000亿元。从流通市值来看,沪市主板的流通市值超过13万亿元,今年的解禁占比不足10%,深市主板解禁市值占比在7%左右,而创业板、中小板解禁市值却达到了其总流通市值的四成,解禁压力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毛宇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