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金融证券 > 独家视角 > 正文
中经搜索

广药六折甩卖红罐王老吉 大健康疑资金链断裂

2013年04月03日 09: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乐购超市红罐王老吉价格标价2.7元

广州万家超市红罐王老吉价格降至2.5元

  中国经济网4月3日讯 近日,广州药业因购买山银花遭曝光,沉浸在暗淡的雾霾里。

  央视率先报道了广药旗下子公司用工业硫磺熏制的山银花杂质制药,随后21世纪经济报道又曝出凉茶企业配料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以节省成本。记者调查发现,广州药业多地正在促销王老吉饮料,零售价最低每罐仅2.5元,较原价降价近四成。而加多宝红罐饮料零售价为3.6元至3.9元。

  广州药业低价促销王老吉,是与山银花风波有关呢,还是出于资金链紧张?业内人士估算,红罐王老吉去年销售额约20亿元,净利仅3千万元左右。广药宣称今年20亿广告投入王老吉,钱从何来呢?

  广药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倪依东表示,王老吉配方中没有山银花,也不允许供应商在饮料生产中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我们的产品没有问题,资金也不会有问题”。

  低价甩卖

  在山银花风波中,广药王老吉在多地超市进行促销活动,而且促销力度不小。

  记者发现,北京乐购超市红罐王老吉价格同样降至2.7元,降价时间为3月26日至4月3日。广州番禺大润发超市将红罐王老吉价格由3.9元下调至2.5元,降价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13日。

  在北京乐购超市原来售价每罐为3.9元的王老吉促销价仅为2.7元,降价幅度超30%。此外,在上海世纪华联、杭州欧尚、漳州新华都等多个城市的超市里,310m灌装王老吉都仅标价2.9元;而在温州十足超市同样的王老吉售价仅为2.5元。

  原本零售价高于加多宝凉茶的王老吉为何突然降价促销?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广药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倪依东咨询。他表示,凉茶销售逐渐进入旺季,广药王老吉进行促销活动很正常,没促销不符合市场原则。

  山银花有前科

  3月2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在“315在行动”中曝光了广州药业旗下控股子公司广西盈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采购的原材料涉毒,并涉嫌原料替换。

  据央视报道,维C银翘片原材料供应商宝山堂用山银花枝和叶不经过任何清洗直接填进中药提取罐制成浸膏,而盈康制药维C银翘片一天产出6万多到7万多瓶,主要原料山银花浸膏全部来源于此。不仅如此,种植户将山银花售给宝山堂制浸膏前用工业硫磺熏制过,用以保鲜、防虫。

  为了撇清与山银花的关系,王老吉大健康董事长吴长海强调,广药内部标准要高于国家标准,并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对产品质量实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广药集团的凉茶采购跟中药不一样,代工厂也基本只是承担灌装功能,不参与原料采购。”

  王老吉疑用山银花替金银花

  然而,广药王老吉想撇清与山银花的关系有点难。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凉茶业有可能大量采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证实,目前市场上存在以山银花来代替金银花的情况。一位凉茶生产企业内部人士表示:“市面上很多含金银花饮料,很多只是打个概念,只有少量金银花。”

  据了解,金银花和山银花的药效差别很大。全国人大代表、九间棚公司董事长刘嘉坤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金银花是凉性的药材,而山银花却恰恰相反,是热性的药材。”

  专业人士指出:“用山银花替代金银花,实际就是因为其成本比较低。目前市场价格山银花干花为60-70元/千克,金银花则在120元/千克以上。凉茶行业多半用的是山银花,或者采取金银花和山银花混用的方式。”

  2013年1月29日《重庆日报》曾报道,每年5月,来自四川、山东、河南等地的采购商云集秀山,“如长沙天鑫药业、王老吉饮料厂等,一出手就要货几十甚至上百吨。”除了重庆秀山之外,湖南隆回、浏阳及贵州遵义等地,也能零星查询到王老吉采购山银花的资料。

  王老吉的配方中不含山银花,又否认用山银花代替金银花,那王老吉饮料厂采购山银花做什么?

  紧急甩货或因资金链断裂

  观察人士指出,广药王老吉多地低价促销未必是因为凉茶销售逐渐进入旺季,而更可能是由于资金问题。过去一年里,广药王老吉一年营收仅仅20亿,净利仅为3000多万元,而广药却宣称将在2013年投入20亿的市场费用,为弥补这个资金缺口,广药不得不大幅降价促销以防止发生资金链断裂风险。

  倪依东表示,红罐王老吉促销更多是出于市场考虑,作为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业务,广药不会存在资金问题。

  广药晴朗的预期正遭受媒体与公众的广泛质疑。子公司生产的维C银翘片含有砷和汞残留遭央视曝光一周后,广药除了宣布暂停销售外,并未作出召回措施。4月2日,广州药业收报31.77元,下跌2.75%。


(责任编辑:蒋诗舟)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