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三高”企业的贷款管理越发严格,近期出现的银行“钱荒”更是加大了“三高”企业的贷款融资难度。业内人士指出,经历“钱荒”后,银行体系在货币发放上将出现结构性调整,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中的“三高”企业将面临信贷融资的更多限制。
“三高”企业贷款受限
依赖银行信贷、高杠杆运作,是不少“三高”企业的“通病”。仅从上市公司层面看,两市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的行业普遍集中在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行业。
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建筑建材类、电力、钢铁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到77.01%、70.89%和65.25%,在各行业中位居前列。依赖信贷扩张已经成为高耗能行业的一大特点。以钢铁行业为例,今年一季度上市钢企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总和达到3882亿元。
几年前钢铁行业整合高潮时期,商业银行为钢企提供的授信额度支撑起钢企的并购重组,这也成为支持钢企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不过随着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钢企的效益出现明显下滑。出于资金的逐利本性以及国家各项政策的要求,银行业对钢铁业提供资金的积极性明显降温。
“贷款都要看企业的资质,大型钢厂现在获得银行贷款并没有特别困难,受影响的普遍是小钢厂或是一些钢贸企业。”河北地区某钢铁企业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现在银行对钢企的信贷主要采用担保方式,一般都有抵押物和担保人。有些合作比较多、资质比较好的公司能获得免担保的方式,而信用借款的情况相对较少。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提升所带来的银行流动性“吃紧”,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三高”企业未来获取贷款的难度。“短期看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不过现在国家对高耗能企业的贷款限制比较多,未来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上述钢企人士直言。
银行实施绿色信贷
从近几年我国各大银行信贷政策变化来看,对“三高”企业的贷款要求在不断提高。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银行对于“三高”行业贷款设置了种种门槛。
“我们现在对这些行业的客户分为优先支持、适度支持和限制支持几种类型,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广东省某大型国有银行分行的信贷经理表示,因为“三高”企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银行对报送的这类客户风险排查比较严格。
“对于钢铁企业,我们采取的是‘总量控制、分类管理’的原则。”该人士表示,对于钢铁行业的贷款主要是以支持国家政策扶持的企业为主,重点支持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节能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等。“相对而言,对规模比较小、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产品过剩的企业的贷款发放就比较限制。”该人士坦言,不仅仅是钢铁行业,其他属于“三高”类型的企业也基本遵循这样的原则。
据了解,目前不少银行在审批管理信贷业务时,都把企业的环保信息纳入了贷款审批的参考依据之一,对于环保不达标和高耗能企业的授信总量实施严格控制。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货币政策未来还将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基调,但是货币结构将逐步调整,从而支持宏观经济调结构的目标。产能过剩行业、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未来所受到的信贷限制还会不断加大,促使企业从过剩行业逐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