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熊锦秋:监管层应推动股市改革而非资金救市

2013年06月26日 07:32   来源: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熊锦秋

  每次股市一暴跌,就会有人呼吁立即救市,这已经成为A股市场循环上演、经久不衰的老节目。而在历史上的多数时候,监管层考虑到一些投资者诉求,也总会扮演救世主角色,出台措施推动股市扭转颓势,股市总是在要跌回地面时,被政策托住,股市从而被托成一个不接地气、悬在半空之中的堰塞湖。

  此次股市下跌,首先一个直接因素是IPO或将重启,其次是信贷紧缩导致钱荒,另外就是美联储暗示可能淡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笔者认为,这些都只是诱发因素,即使没有这些因素,股市暴跌也是迟早的事情。

  虽然笔者赞同暂停IPO,但并非为了影响供求关系救市,而是又有企业上市后可以享受到种种特权,这对公众和社会危害巨大。笔者从来就不赞同通过影响市场供求关系来救市、托市,这于市无益。

  首先,光靠少量资金托市可能托不住。随着大小非、大小限解禁,市场可流通量达十多万亿,要把股市托住,即使国有股主动不抛售,也或许需要数千上万亿资金,中国经济要钱的地方多的是,哪里来这些资金给股市?

  其次,托市并不公平。人们总希望汇金、中投等扮演救世主角色,但汇金、中投的资产是全体国人的资产,并非股市投资者专享资产,对于那些非股民来讲,拿他的那份资产来托市,这并不公平。当前虽然有些大小非、大小限解禁后已经减持,但显然还有不少留在手里,其持股数量甚至仍然占到市场的大头;股市点位越高,其所套现的财富越多,又凭什么要维持过高估值、替这些大财主锦上添花?

  其三,托市会让股市越来越畸形。托市形成悬在半空之中的虚拟市,让投资者也不接地气,投资者总局限于相互之间斗智斗勇、展开跟庄与反跟庄投机游戏,将盈利方向过度放在波动差价上面,根本就没有向上市公司催讨收益的动力,由此有些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甚至只有大股东一人参加,众多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根本就不关心。另外,托市让股市维持较高泡沫估值,大量发行人虎视眈眈盯着股市,随时等待发令枪响,好冲进股市高价抢钱。

  其四,托市结果仍将是散户一无所得。历次救市,股市虽然暂时托住,投资者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了吗?除了套牢亏钱、斩仓割肉,多数投资者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投资者套牢后总是发誓解套出来就洗手不干,但人类与生俱来的贪念,加上有政策救市的依靠让他们屡屡忘却誓言。

  放弃政策资金托市,让投资者自己承担投资风险,投资者少了政策资金托市依靠、也才能真正长大。虽然将来股市或许还有投机行为,但投资者将会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公众投资者将会更加主动约束上市公司大股东或经营者,这样的利益博弈格局才会推动市场走向健康。

  笔者反对政策救市,但在市场出现较为特殊情况下,比如持续单向暴跌达到骇人幅度,政策偶尔伸手也是情有可原,其最大意义在于维护市场运行秩序。但这也只能是延缓一下暴跌态势而已,政策资金只能点到为止。

  笔者反对资金救市,但不反对其他方式救市,比如推动股市根本制度改革。当前,有关各方已基本形成共识,退市制度不健全是市场最大缺陷。笔者认为,进一步严格退市制度,这是推动A股市场走向健康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推动其他治市制度完善,如此市场才能构建新的健康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