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沈城茶商:普洱茶炒作不会“跟疯”

2013年06月21日 09:09   来源:沈阳晚报   谷丽红

  “去年1000多元,今年,就暴涨到3600元。”沈阳北方茶城的王老板来到云南收购普洱茶,听到这样的报价,着实被吓到了。今年,全国爆炒普洱茶,沈阳的茶叶市场也被卷入其中。不过,记者昨天走访沈阳茶城、北方茶城、北一路茶城等地了解到,在沈阳市面上销售的普洱新茶,价格还算平稳,只是小幅上涨,涨幅在10%左右,而古树老茶的价格已经连续4年大幅上涨。谈到南方兴起的高端普洱茶狂炒这事,沈城多位茶商表示,“不跟疯”。

  新茶小幅涨价

  王老板说,云南今年遭遇百年难见的大旱,加上游资炒作等原因,致使当地茶叶产量受到冲击导致价格猛涨。

  王老板经营普洱茶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今年他又在老瓜堡附近开了分店。王老板说:“普洱茶的价格连年上涨,我确实是赚到了钱,而且继续看好普洱茶的未来市场,才又开了一家店。”据介绍,2007年开春,普洱新茶刚上市的时候,价格突然出现暴涨,但是,紧接着,到了年底,普洱茶市场又突然崩盘,价格一下子从山峰跌到了谷底。经过2008年和2009年的休整,从2010年开始,普洱茶市场重新进入稳步升价阶段。

  据介绍,普洱新茶的价格与去年相比,目前的涨幅在10%左右。记者看到一块标价200元的茶饼,重量是8两,老板介绍,去年的售价也得180元,今年的价格只是小幅上涨。这种茶饼是普洱茶中比较低档的台地茶,大树茶和古树茶的价格,则要高得多。

  老茶价格翻倍

  在茶庄,古树普洱茶的价格多在3000多元/斤,这个价格,虽然与传言中的“云南当地的普洱茶就卖到4000元/斤”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年份久的古树普洱茶价格确实已经翻倍。比如一块重量500克的下关古树沱茶,2011年刚上市的时候,售价为900元左右,今年的卖价则已经接近2万元。

  业内人士介绍,古树普洱茶的价格是涨势最猛的。古树茶指树龄在200年左右的野生茶或者栽培茶,而次一等级的大树茶的树龄只有三五十年,本来古树茶的数量就非常少,而且存得越久,越有价值,就引得不少收藏爱好者进行普洱茶投资。两三年前的老茶,经过几次转手之后,价格自然也会被越抬越高。据统计,最近4年以来,古树普洱茶的价格每年涨幅都在30%-40%。

  专家称,价格平稳才会对普洱茶市场发展有好处。不然,老百姓消费不起的茶能叫什么好茶,能有什么市场。

  不愿介入炒作

  今年3月下旬,王老板像往年一样,去云南收购普洱茶。今年普洱茶产地普遍遭遇干旱天气,茶叶的质量很好,而且上市时间推迟,再加上运输成本和人工成本的上升,涨价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正常的是,人为炒作近乎疯狂,价格炒到每斤4000元左右,投资风险很大,而且他们收藏的,根本就不是好茶叶。所以,沈城茶商普遍不愿“跟疯”。

  据王老板介绍,茶商通常都是提前去订茶,价钱比较公道。许多商户经历过2007年的那波大起大落行情,因此,目前对于普洱价格变化理性了许多。今年,他预订了少量古树普洱,毛茶的价格每斤也就是几百块。同时,大批量的个人收藏者涌入茶山,他们中的很多人根本就不懂茶,虽然每天租越野车上山收茶的人多达几千人,但是,出产古树茶的地方也很多,不懂行的人压根儿就找不到正经地方,上当受骗的倒是多的是。很多每斤就值七八百块钱的茶,被花了4000块钱买回去,这样的投资,买到手就是赔钱呀。


(责任编辑:华青剑)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