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沪指10日跌6.86% 汇金再度出手露玄机

2013年06月17日 07:3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汇金再度出手护盘

  主持人:上周A股只有两个交易日,由于上周四市场大跌,周k线延续调整之势。截至上周五,上证指数最近10个交易日,整体下跌6.86%。值得关注的是,在大跌过程中汇金再度出手,这将对近期大盘带来怎样的影响?

  华泰证券:导致上周四暴跌的真正原因是市场资金面紧张。国债回购利率、票据直贴利率全面飙升显示市场资金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央行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流动性调控趋紧。5月份社会融资总额仅1.2万亿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其中非信贷融资因政府“控风险”强化监管而明显回落;二是,6月份面临外汇头寸考核、票据清查报备、季末存款考核等一系列资金面考验,资金价格快速上升。三是,受QE退出预期影响,热钱流出,外汇占款量下降的幅度超出市场估计。多因素叠加或导致当前的资金战持续到7月份,市场流动性趋紧对股市有一定抑制。

  申银万国:大盘孱弱之际,汇金再度入市,开启了新一轮增持。最新公告显示,6月13日、6月14日汇金分别增持了新华保险和光大银行股份,斥资超1亿元。同时汇金承诺,拟在未来6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这两家机构的股份。此外,市场人士透露,近两日汇金连续大手笔申购蓝筹指数基金。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汇金在二级市场的操作仅限于增持其控股的金融机构,而若上述基金经理所述属实,即汇金申购3只蓝筹ETF,这无疑是汇金“护盘”的新方式。

  短线有望出现反弹

  主持人:受端午节期间内外多重利空因素拖累,上周四,我国股市大幅下挫,上证指数一举跌破2200点和前期低点2161点。上周五,沪深股指止跌反弹,创业板指反弹幅度高达3.78%,但是,当日主板反弹幅度相对有限,请问,从技术面看,后市将如何演绎?

  信达证券:目前大盘已经有效跌破60日均线,周K线是两阴吞五阳,月K线是三阴一阳一阴,中期下跌趋势依然没有改变。短线大盘有望出现反弹,但在2200点附近和60日均线附近压力重重,短线大盘反弹之后可能反复震荡。原因在于,第一,IPO重启对股市的影响将逐步减弱,周边股市对A股的影响也不会很大;第二,6月13日上证指数最低探至2126点,表明2100点附近有一定的支撑,短线指标显示有反弹的要求;第三,创业板还有反弹的潜力,地产股、煤炭股、券商股、有色金属股等蓝筹股也有望止跌反弹。

  申银万国:无论从日K线或周K线上来看,大盘破位下行的特征十分明显。从短线来看,由于股指跌破了年线支撑,往往会有反抽出现,确认下跌的有效性。此外,超卖的技术指标也需要时间进行修正,短线会有企稳反弹的过程。从中线来看,MACD继续向下发散,KDJ形成死叉,探底没有结束,加上下跌周期一旦形成,需要时间来确认,除非有重大利好出台,否则弱势特征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五矿证券:上周四的跳空缺口提示杀跌动能有大幅消耗之嫌,只是基于谨慎性原则,在无法排除惯性做空动能是否衰竭的情况下,不得不保留市场有可能延续低位震荡的判断,况且上周五反弹力度较弱,成交量配合较差,属于技术性反弹的可能性较大。短期看,市场下行趋势依然得不到有效扭转,建议继续以观望对待,耐心等待介入时机到来。

  财通证券:技术面上,1949点至2444点的0.618位置在2138点附近,因此短期或遇支撑。但由于目前击破了年线这一牛熊分界线与中期多头生命线40周均线(目前位于2197点附近),2200点一线从下档支撑转变为上档压力。2205点至2190点向下突破缺口将成为多头攻击的目标,一旦完成补缺之后将面临调整压力,短期企稳后有望展开一波超跌反弹。

  关注大消费类行业

  主持人:上周五,在网络、电子以及医药生物等板块个股上涨的带动下,股指终于止住了自端午节前开始的惯性下滑。最终,沪指以2162.04点结束了上周的交易,深成指则以8479.46点收盘。而与主板相对应的创业板指数却并没有受到大盘下跌的拖累,出现了连续两天的上涨行情,但其结构性分化也在持续加大。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配置呢?

  华泰证券:操作上,经济处于底部的时间或超预期,短期市场企稳后需要再观察,策略上建议以防御为主。目前A股的静态市盈率约13倍,低于均值标准差,应该说估值低是当前最大的优势,只是这种低估值的状态可能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板块上,相对更看好大消费类行业的战略配置,如医药、旅游及食品等防御行业。

  光大证券:随着管理层更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未来改革红利和经济转型的深化仍是投资者关心的焦点,在目前经济刺激政策推出时机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应更多关注中报增长和预盈的公司,在市场快速下跌后的修复中,把握结构性机会。

  财通证券:随着中报即将发布,业绩证伪和成长证伪将导致成长股出现显著的分化走势。但无论经济转型的方向是“科技创新”,还是“传统+新兴”,又或是新型城镇化等等,都离不开新型消费、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提升。中国越过人口红利拐点已成既定事实,机器替代人的方向不可逆转,同时新兴城镇化也需要新型消费如文化传媒、电子消费、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支撑,这些可能摆脱经济周期的主题,有望成为主流资金战略性关注的品种。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