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中投需要一名怎样的掌门人

2013年06月13日 07:32   来源:新闻周刊   

  随着前任掌门楼继伟履新中国财政部部长,中投公司也就成了暂时没有人配料和掌勺的菜。谁来配料和掌勺这道价值昂贵的菜,也就成了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方面广泛议论和强烈关注的一个话题。

  首先进入传闻漩涡的,是现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理由是,他具有诱人的履历背景和实务工作经验。不仅在证券行业浸淫二十多年,曾担任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首任总经理,而且在担任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后,又分管金融业务,并利用自己丰富的金融证券知识和独到见解,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意见和设想,使上海市的金融管理水平和资本运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他出任中投公司掌门人,无疑可以给中投公司这道价值昂贵的菜变成一道名菜带来充分的想象和期待。可是,很快就有消息称,屠光绍拒绝担当厨师。

  而被同时带入传闻漩涡的,还有央行副行长易纲。由金融专家出任中投公司掌门,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也可以给中投公司未来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因为,作为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不仅具有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和学历与国外留学背景,而且央行正在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打造成事实上的主权财富基金。也就是说,易纲实际上已成为另一个中投公司的董事长,转行到这个中投公司,似乎意义不大。所以,这一传闻也就失去了成立的可能性,易纲出任中投公司掌门,也就仅仅成了传闻而已。

  最新的传闻则是,现任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有可能出任中投公司掌门一职。按照中国官场的传统习惯以及人员安排的一贯做法,黄奇帆出任中投公司掌门,倒也顺理成章,很合乎目前官场的普遍做法。不仅“级别”相同,而且按照黄奇帆的年龄,到企业去担任几年高管,拿几年年薪,也能够给他一个不错的交代。更何况,中投公司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地位和影响都要大得多。但是,从中投公司目前的现状和要求来看,似乎又少了点可以带来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毕竟,中投需要的是具有超强投资和资本运作能力、并可以有效改变中投公司外部形象、提升中投公司社会影响的掌门人,而不是行政级别多高的政府官员。

  于是,在中投公司内部,也就有了“符合条件的不想接手,想接手的不符合条件”这样的议论。也就是说,对中投公司的员工来说,他们希望新掌门人是一名真正的“行家里手”,而不是外行。

  那么,为什么符合条件者不愿接手中投公司掌门人之职呢?要知道,这可是一个炙手可热、社会关注度相当高的岗位。

  问题出就出在它的炙手可热和社会关注度过高,因为,在楼继伟执掌中投公司期间,虽然一开始也雄心勃勃,并在全球范围内播撒了大量的资本运作和投资种子,特别是摩根士丹利等被认为是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可靠的国际知名公司。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让这些投资也出现了不小的风险,承受了强大的舆论压力。

  更重要的,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以及众多国际知名公司的纷纷倒闭以及风险频出,加上美国等国家对外国投资者的不负责任,投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了。而高达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急需通过投资来避免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避免中国劳动者的劳动不再因为美元的贬值而贬值。那么,中投公司的压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央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进行的外汇储备投资,似乎比中投公司的投资更具效率,也让中投公司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如果新掌门人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样的格局,就极有可能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甚至会“身败名裂”。

  也正因为如此,“内行”就更懂得其中的奥妙和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自然会以拒绝来“应对”上面的信任了。虽然“外行”们也知道这一岗位的风险,但是,无知者无畏,与“内行”们相比,他们的信心可能就要“足”得多。

  这就带来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出任中投公司的新掌门人,新掌门人的配备,到底应当按照怎样的程序和方式进行。

  显然,按照中投公司的地位、影响以及所承担的责任,新掌门人不可能进行公开招聘,更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招聘。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可供选择的人员当中进行挑选和任命。那么,围绕中投公司掌门人的传闻,也就会不绝于耳。

  事实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作为决策者来说,也应当不要再犹豫了。既然选择了通过政府挑选和任命的方式,那就应当从中投公司的实际出发,选配真正懂行的掌门人,而不是“门外汉”。至于个人愿不愿来,也要结合需要与可能的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整体,且在舆论环境、工作环境等方面,为新掌门人提供方便。实在不行,宁可从中投公司内部产生,也不要将“门外汉”派到这么重要的公司,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