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贷款大幅回落,经济复苏释放“弱信号”有专家预测——
降息可能性加大
近日,5月经济数据扎堆出炉。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仅为6674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分析认为,新增信贷数据反映出实体经济的疲软,复苏正在释放“弱信号”。同时低于预期的还有5月的CPI,这也成为一些专家学者建言降息的有力佐证。昨日,巴莱克资本调低中国GDP增长预期,并称降息可能性已经上升。
新增贷款创下三个月最低
9日,央行发布了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674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也创下了年内三个月的最低。5月末,M2增长15.8%,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M1增长11.3%,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
同时,社会融资总量也出现下滑。央行数据显示,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月少5763亿元。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在分析这一数据时称,企业信贷需求不足,反映经济疲弱。但他表示5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2%,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42和0.73百分点,在经济较弱的情况下,应该警惕利率上行。
包括屈宏斌、杨红旭在内的多人都表示,5月新增贷款的数据不给力,表明经济低迷,“货币政策可以宽松点”。
专家建言应适时降息
5月的经济数据近期扎堆公布,分析认为,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复苏呈现走弱的趋势。巴莱克银行日前发布报告称,已经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由2013年的7.9%调至7.4%,2014年经济增长速度由8.1%调低为7.4%,而新一届的领导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是导致该行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的主要原因。同日发布的报告还指出,5月份的经济数据表示通胀压力变小,认为中国降息的可能性已经上升。
近日,有不少专家和经济学者都表示5月的数据支持中国进入“降息通道”。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明表示,中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明显转向的可能性。中国的经济复苏开始遇到明显困难,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宽松,实际利率开始转正,“中国存在这较为明显的降息空间”。
赵庆明则表示,CPI和PPI的环比双双负增长,表明已经可以降息。他认为,降息不仅能够抑制热钱的流入,更主要是会被视为政府的刺激经济政策,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居民信心,也起到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作用。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