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5月CPI涨幅回落至2.1% 未来通胀压力不大

2013年06月10日 07:18   来源:京华时报    

    国家统计局昨天宣布,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4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专家分析指出,5月物价数据出现下滑,主要是鲜菜价格大幅跳水所致,目前物价形势稳定,未来通胀压力不大。

    京华时报记者顾梦琳

    □数据 CPI涨幅下降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1%,涨幅较4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2%,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价格上涨2.8%。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4%。

    此外,5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跌幅也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至此,我国PPI已经连续15个月出现负增长,且5月数据创近8个月来的新低。

    □探因  鲜菜降价拉低CPI

    国家统计局测算,在5月CPI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较上月增加0.3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约为0.8个百分点,较上月减少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指出,5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3.8%,影响CPI环比下降近0.5个百分点,是新涨价因素减少的主要原因,也是拉低CPI涨幅的主要因素。

    □预测  未来通胀压力不大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5月CPI低于市场预期,加上近期央行政策持续偏紧,未来通胀压力将显著减弱。姜超指出,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5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反弹,预计6月CPI将反弹至2.4%,全年维持在2.4%。

    交通银行分析师唐建伟认为,PPI已经持续一年多负增长,说明工业领域可能已经通缩了,经济回升短期压力较大。

    □影响  货币政策或稳定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宇雯指出,CPI与PPI同比持续出现背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前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局面:放松政策担忧居民物价上涨、收紧政策担忧原本疲弱的生产活动进一步遭受压力。

    摩根大通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认为,通胀压力放缓已经为进一步货币宽松创造了条件,但货币政策不会进一步放松,预计央行今年将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且央行仍将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确保流动性稳定。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