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东宝生物产品遭电商下架 业绩受损股价"忐忑"

2013年06月06日 06: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保健”产品——胶原蛋白被爆“无效、骗人”,该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业界广泛讨论。对此,东宝生物等生产口服胶原蛋白产品相关上市公司立刻出面澄清,并称胶原蛋白是食品而非保健品。据了解,因涉嫌虚假宣传,东宝生物产品遭到京东下架处理;淘宝方面虽仍进行销售,但其虚假宣传内容已被撤销。业内人士称,渠道“断臂”公司未来业绩或受损。受上述消息影响,东宝生物近日股价表现极不稳定,4日放量阴跌;5日维持宽幅震荡。截止5日收盘,东宝生物报11.17元/股,微张0.01元/股,涨0.09%。

 

(东宝生物K线图)


    东宝生物产品遭京东下架 “合作方”要求撤除不实报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东宝生物胶原蛋白涉嫌违规宣传》,其淘宝旗舰店和京东商城网站上,东宝“圆素”牌胶原蛋白粉的广告中充斥着“骨骼强健”、“保湿补水”、“延缓衰老”、“淡斑祛黑”、“不只是水嫩肌,更是补骨素”等描述。

    对此,京东方面表示,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店铺名是圆素旗舰店)是京东POP开放平台第三方卖家,该卖家因其公司内部调整频繁,影响店铺业务运作,为了对卖家和消费者负责,已于今年5月要求该卖家下架其全部产品,并作相应整改。记者登录京东商城查询,发现东宝生物产品收索不到,已经完全下架。

    淘宝方面,东宝生物天猫旗舰店虽仍在进行销售,但涉及虚假宣传内如胶原知识、真实案例等内容已经无法点击,产品中宣传内容页换成了检测报告、企业资质、独家配方等内容。     

(东宝生物淘宝店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佐证东宝“圆素”美容功效,东宝生物官网和淘宝旗舰店上曾挂着一份与解放军309医院“合作”的研究报告,目前也在东宝生物的“合作方”——解放军309医院的要求下撤掉。

    事件发酵公司未来盈利受影响 东宝生物走势“忐忑”

    从财报来看,胶原蛋白这种产品毛利率居高不下。以东宝生物的胶原蛋白产品为例,90克的胶原蛋白粉卖到153元。东宝生物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胶原蛋白系列产品营收1510万元,毛利率为38.89%。

    由于胶原蛋白保健品的功效受到了广泛质疑,敏感的股市也迅速对该事件做出回应,二级市场上来看,胶原蛋白事件发酵对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较大。东宝生物、汤臣倍健、贵州百灵、东方海洋、同仁堂、东阿阿胶等相关上市股价表现极不稳定,均出现不同程度震荡。

    对此业内人士称,可以预见,胶原蛋白事件发酵对于相关上市公司共未来利润将有较大影响。目前,电商又对部分公司产品做下架处理,无疑公司部分销售渠道被短。其中,对于东宝生物影响较大。公司股价近一段时间表现的也比较“忐忑”。

    对公司未来走势,有网友表示:“不要以为还有明胶就行,这个票的唯一卖点就是胶原蛋白,现在公司正在考虑放弃项目,其后果是主力斩仓离场,一场惨烈至极的下跌即将开始,散户们,不管是亏是赚都赶紧跑吧!”

    也有网友建议东宝生物高层出面解释,并称东宝最需要做的是尽快申请注册健字号。

    也有谨慎的网友提出维权的想法,他们表示:“如果东宝真涉嫌违规宣传,那受害的就不止消费者,还有广大中小股东了。东宝公司应该多次出面澄清,或股票特停,股民的损失能索赔吗?”


(责任编辑:郑海斌)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