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黄金日经相继跳水央行不再是救世主

2013年05月28日 07: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自4月15日以来,全球投资市场的“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颇使人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先是黄金跳水,紧接着日经跳水,之后是贬值达半年之久的日元全面升值。但是,在所有的事件中,上周发生的日经225指数变化最具戏剧性,它在数小时之内下降了9.2%,创造了自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以来最强的一次回落纪录。其后,在短暂复苏后,日经继续下跌,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修正旅程。

  人人都知道日经走得过快、过高,急需一次修正回调。从历史来看,10%的跌幅恰恰是经典的修正水平。但是,由于日经走得太远,它至少还需要再跌7.2%的水平,才能触到50日均线。

  市场对上述黑天鹅事件的解释有多种。有一种观点认为:日债波动是罪魁祸首。今年4月,十年期日债收益率仅有0.33%,但仅仅过了一个月,日债收益率就已经刺破了1%的红线。自此之后,日经和日元开始全线溃退。但分析者认为,解释日元现象,如果不对决定因素,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注定会产生谬误。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事件,都与美联储退出Q E这个假设有直接的关联。而这种关联深刻地反映出央行渐渐失去对经济控制的事实。

  首先,自今年年初以来,只要美债跨入2.0%收益率这条红线,市场就会产生很大的波动和调整。因为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自金融危机之后,在央行出资购买债券的保护体系中,不分青红皂白在股票市场采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投资者似乎对美联储退出Q E的猜测越来越肯定,并试图通过蛛丝马迹来判别具体时间。终于,上周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作证期间透露,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可能会削减货币宽松计划,并暗示最快会从6月就开始陆续减少央行购买资产的数量。话音刚落,日经和日元就出现了异动。

  其次,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为了防范风险,美联储很有可能已经开始动手退出Q E了。这造成了美债收益率在伯南克讲话后第二日迅速提高,美元迅速得到弱化的事实,但这个发展方向,恰恰阻止了走弱的日元,而弱势日元,又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关键。由此,日经跳水,日元在亚太交易市场率先升值的大戏正式拉开帷幕。但分析者同时认为,有鉴于仍然处于疲弱状态中的世界经济,即便扔掉Q E这根“拐棍”,也足以使美联储夜不安眠。他们知道,过早退出,会使美元债券收益率迅速升高,如果配之以加息的动作过猛过快,会使全球经济进入第二次衰退。

  最后,海量宽松货币环境中,美联储的职责已经发生改变,排在第一位的,已经由拯救经济,变成了稳定经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退出Q E的过程中,以何种方式体现美联储管理经济的艺术,同时也能促进美国以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则是今后一段时间市场关注的热点。因此,美联储正在寻找建立一种与市场全新的沟通机制,这个机制将对Q E退出建立起稳定的共识。但这种共识的建立过程显得异常曲折。

  由于美元持续走强的环境已经渐渐成熟,美联储开始意识到,基于货币宽松的经济刺激已经不再是万能神药,因此现在必须做出转变。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在转变的过程中,以下两个要素有必要得到考量。

  一是美联储在Q E退出过程中,如何结束零利率环境?在退出Q E的问题上,普通投资者将目光集中到了Q E身上,但实际上,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才是维持Q E存在的真正基础。只有Q E和低利率环境这两个机制共同结束之时,才能被视之为真正退出经济刺激手段。从美联储的操作手段来看,如果就业数字渐渐向好,Q E将会逐渐减少;如果失业率降到6.5%,美联储将着手结束零利率环境。从时间顺序上来看,Q E结束在前,零利率环境在后。

  市场参与者都明白,美债收益率的变化,是根据美联储未来的购买手段做出调整的,而并非当下的实际购买因素。所以,美联储必须要动脑子,向市场讲清楚Q E和零利率之间的关系,不使市场参与者认为,Q E和零利率有绝对的互动关系。但做到这一点却非常难。因为Q E变,零利率环境肯定要变,这早已是市场的共识,而且两者之间确实有联动的关系。因此,越快断掉两者之间的联系,就能越快地减少投资者对于零利率环境的依赖,但要在市场当中建立起这样的认知,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

  二是美联储自身的“智商超越”因素。众所周知,美联储最痛恨的事情是被市场预期所裹挟。美联储总是会试图用数据证明,只有他们对市场的判断才是最正确的,他们的解释也是最公正、最客观、最合理的。正因此,在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改变市场的预期,特别是使期货市场的多空单比例符合美联储的预期,将是管理艺术的核心。而这个核心,如果在经济稳定发展,大宗商品走弱,国防预算被削减的环境中建立,就必须要防范经济滑向通缩,防范投资者过于集中在风险较高的投资资产,才能使退出Q E和低利率环境看上去如同美联储精心制定的政策机制。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使美元得到走强,使美债收益率下降,将是美联储显示对经济仍还具有控制能力的选择之一。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