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创新金融体制助力小微企业融资

2013年05月23日 08: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表示,需要构建多元化金融支持体系,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同时完善保险、担保、信用增级等机制保障,财税等配套政策也需给予支持。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将更多资本尤其民间资本纳入金融体系,有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问题。

  中国证券报:有研究报告指出,超过90%的小企业无缘金融机构贷款。怎么看待这一结论?

  杨涛:对于该研究报告,从区域分析看,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在抽样中的数量非常大。尽管很多中小企业在政策引导下得到了信贷支持,但新设的小企业可能没有获得贷款的能力。另一方面,近几年国内“影子银行”发展迅速,金融创新产品陆续出炉,小企业既可以通过民间借贷获取资金,还可以借助资本市场的集合债券、集合信托、私募债获得资金。

  周德文:2011年,全国工商联针对全国15个省市进行了调研,结果也显示90%的中小企业、95%的小微企业无缘银行贷款。目前小微企业的融资状况依然严峻,借贷危机依然存在。银行机构仍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服务,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仍然缺失。

  中国证券报:一些地方已启动金融改革试点,目前来看,试点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收效甚微,原因何在?

  杨涛:争取小贷公司发展成为村镇银行,使民间资本在村镇银行的发起人中占有更大比重,拓宽个人对外直接投资的渠道,这些是温州金融改革试点的亮点。温州金改更多的是起示范效应,形成自下而上的倒逼机制。解决融资难题最终需要一个自上而下的设计,同时可以实现资金价格自由化。

  周德文:温州金改已实施一年,做了大量基础工作,但很遗憾的是,去年一年金改不能令人满意,原因在于现行的法律法规没能为金改松绑。例如,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遇到“玻璃门”、“弹簧门”问题。同时,利率市场化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改革没有触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根本问题。地方政府推进改革的勇气不足,不敢大胆试验,没能在金融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证券报:怎么评价小贷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的作用?

  杨涛:从国际经验看,对于小企业来说,间接融资的主要提供者肯定是小银行、地方银行,因为地方银行可以利用一些“软信息”控制小微企业融资风险。另一方面,各种直接融资的创新必不可少,利用创业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构建一个比较多元化的金融支持体系,满足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小微企业在融资时,考虑得更多的是资金可得性问题,这需要在政策上放开利率市场,支持服务地方的小银行。

  周德文: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目前仍处于试点阶段,从数量上仍难以满足大量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这些机构实际上是民间借贷的形式,利率非常高,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目前企业还是间接融资占的比例较高,很少有小微企业能够通过股权和债券融资。投融资体制滞后,为小微企业融资发挥的作用有限。

  中国证券报:从根本上说,应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杨涛:除金融部门的支持外,政府还应在宏观上进一步重视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通过间接的金融、财政支持手段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其次,出台配套的财税、金融政策。例如,减轻小微企业的税务负担,利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金融业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企业除了需要资金的直接支持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保险、担保、信用增级机制。就一些家族企业而言,应增强对金融的认识、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信用等级,这些都有助于获得借贷资金。

  周德文:首先,需不断完善小微企业的信息,建立可靠、诚信的信息展示平台,保证银行较为全面地了解企业融资能力。其次,在政府的支持下,提升小微企业的信用。目前小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狭窄,需要不断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各大商业银行应进入小微贷领域,加快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归根到底,最需要的是金融体制方面的创新。温州金改努力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模式,一旦形成样本,值得全国借鉴。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